乔布斯读后感|乔布斯传读后感
乔布斯传出来后,第一时间在买了一本,厚达798页,还真没有时间看 。上次问看过此书的清华教授孙哲,他说写得很不错 。于是,这个周末开始打开这本书 。虽然只看了一半,也有了一些感想,下面同大家分享 。
一,乔布斯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我觉得用“调皮”来形容可能太便宜他了,实际上,无论从行为还是学习成绩上,他都是一个“差”等生,在学校搞恶作剧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例如把鞭炮放在老师的椅子下点燃 。但这样一个学生,竟然被学校容忍,而且一路顺风,这实在不能不归功于美国教育制度对孩子们的“一视同仁”与包容精神 。对照乔布斯在学校的所作所为,说实话,如果放在中国,即便不送到管教“少年犯”的特殊学校接受再教育,即便不被学校开除,恐怕也早被戴上“绿领巾” 。从这一点来说,乔布斯是“美国制造”一点不过 。
二,一种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昨天刚好看到这样一条新闻:“4名90后广州大学生自行设计自制火箭准备升天 。他们的“惊人之举”引起空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 。考虑到安全及天气等因素,这4位大学生首次探求太空之旅被叫停,实箭发射改为地面科学模拟,虽然也有一些收获,但毕竟还是有些遗憾” 。航管部门叫停以及“相关部门”关注当然都有理由,而且也得到四位年轻人的理解 。然而,如果你读了乔布斯,你会得出结论:不应该叫停这些年轻人的创举,应该创造条件——例如帮助他们把“火箭”运送到相对安全的地域——让他们去探索 。
三,车库——阅读乔布斯传前半部分时常常有“车库”两个字,乔布斯的“苹果一号”是在车库里组装的 。这种情景让我想起一百年前()(整整一百年前哦)发明了飞机的怀特兄弟,他们当时没有钱没有场地,竟然是在车库里发明了飞机 。其实,还有很多发明,都是在“车库”里诞生的 。这一方面说明西方人有一个车库,很多时候成为他们的手工作坊;另外一方面说明,伟大的发明并不需要那么多优厚的资源 。就在乔布斯在车库里组装“苹果一号”的时候,至少有十几家拥有相当规模的电脑制造商正在豪华厂房里工作;就在怀特在车库里设计“飞机”的时候,当时就有几位拥有上百万美金的飞行爱好者也在研究飞行器 。
四,这点特别让我感动:至少有两次,乔布斯在鼓捣电脑时遇到了困难——他缺少零件之类的,结果这位才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拿起电话,直接给当时的大老板打电话,开口就让人家提供免费的零件和支持,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大老板竟然毫无条件的就答应了他,还送货上门,使得乔布斯对电脑的研究与制造可以继续下去 。有时我想,如果他困难的时候,那些老板不支持与鼓励年轻人创新与创业,乔布斯还是乔布斯?他能走到今天?
推荐阅读
- 祝福语|搬新家祝福语乔迁之喜贺词
- 乔布斯读后感
- 乔吉拉德读后感
- 乔布斯传读后感600字
- 乔布斯传记读后感
- 美丽的乔读后感
-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
-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读后感
- 乔布斯传|《乔布斯传》读后感
- 美丽中国梦读后感|《美丽的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