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读后感( 二 )
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这也是中考天平的威力 。其实,公正的评价更能拉近师生距离 。如果抛开成绩,我们和学生都能成为好朋友 。但是当成绩成为杠杆的时候,我们发现,评价被扭曲了 。我们也愿意评价孩子的点滴进步,但是我们却发现,点滴的进步敢不上知识的上升,当进步的激励遇到知识的迁移的时候,孩子的上进心再次受挫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内心是痛苦的 。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是必须的,因为他成长了,他进步,他就应该得到赞赏 。哪怕2分钟后,他再次进入混沌 。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创设安全课堂
孩子们不想上课,是因为他害怕课上出错 。而我们的课堂一直在强调暴漏 。有问题暴漏了才好解决 。但是这个暴漏处理不好,会给学生带来不安全感 。这里说的安全,应该包括:情感安全、心里安全、身体安全 。
二、尊重个体
学生固然有学习好与差之分,但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我们往往关注优生而忽略了其他 。且看宋淑萍老师,因为适时表扬了一个爱打架的女孩子而改变了一个女孩子的一生 。刚接受2.1时,我还能做到大面积的辅导,现在呢,越来越多的睡觉族困扰着我,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尊重他们 。王海顺在平移与旋转学习中,知识基本能掌握,也只因为我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展讲 。郭红利现在对几何特别感兴趣,也源于几次把展讲的机会给他 。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王伯南、辛佳佳呢?因为我给的关注和尊重太少了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奇迹 。
人民教育读后感(二)
《人民教育》杂志,我认为它就是经典作品 。陈琴在《“素读”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生邂逅的书籍,哪些作品曾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那些作品能为我们的想象力打下深刻的印记,把种子能量蕴积于我们的深层记忆中呢?只有经典作品!”
《人民教育》,它高屋建瓴,前沿远瞻,它理论广博而精深,内容深刻而丰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 。每次拿到新一期的《人民教育》时,它那油墨的芬芳总能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温暖,多次翻阅《人民教育》总能欣赏到教坛大师们的理论佳作 。领略到名校名师的风采 。每读到经典之作时,更是豁然开朗,荡气回肠,如同醍醐灌顶,令我回味无穷 。读“理论”篇时,使我了解到前沿的教学动态,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观念,获得了最珍贵的教育第一信息 。
在《以大气成就大器》一文中让我明白了要给学生打好的三个基础:一是身体基础,健康第一;二是品德基础,做人要宽容、阳光、向上;三是学习基础、知识要扎实,思维要敏捷 。读“管理”篇时让我感受到教育专家们对教育的深度解读与探究,犹如在聆听谆谆教诲,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积淀了学养 。于利伟老师的《走进教育丛林,捕捉心灵风景》一文给了我深刻的启发:“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爱 。简单平凡的爱并不惊天动地,却蕴含着属于我和孩子们的快乐 。”班主任工作很平凡,但只要怀抱教育理想,用心去探究,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充满无尽的创造灵性,让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育人的因子 。读“教学”篇,那一篇篇带着浓厚讲台气息的、浸透着名师们心血的教育教学经验之谈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令我受益匪浅 。朱华贤的《期待“素课”》使我明白,课堂教学的气氛是宽松而随意的,态度是自由与平和的,不需一惊一乍,噱头连连,悬念迭出,也不必滔滔不绝,更多的是清淡、简介、自然,没有雕琢痕迹的,真实而原始的本色 。读“文化”篇让我了解到名师们的艰辛 。吴心田老师的《使我终身愉悦的事业》一文使我明白了:“人生之旅,不管是顺利多,还是坎坷多,是阳光多,还是风雨多,或者顺利坎坷参半,阳光风雨共有,我想回顾人生只要是理智的,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在往事情景再现的时候,总会得到一些比当时更深的认识,或者产生一些新的感悟,甚至会莫名地得到一种新生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安全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局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健康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个人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机构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