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四集·再构( 五 )
互联网调动起的底层民众的热情和意愿,化为创纪录的捐款数字和志愿者规模 。网友用千万人的照片,组成的奥巴马头像大行其道 。女网友制作的《我暗恋上奥巴马》大领风骚 。众人用竞选标志设计的百款图案风靡网络 。来自网络的创造者们推拥着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顺利入主白宫 。
这位总统深知技术的力量,人们必须联合起来 。令人激动的是,在过去的五到七年,多亏了这些技术工具,我们见证了这种合作的爆炸式增长 。
宣称让互联网穿透白宫和民众之间的高墙的奥巴马,组建了向总统直接负责的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任命首席网络官 。白宫网站专栏去汇聚的民众询问交由专员答复 。网络调查总结出的共同问题,向议员们展示 。政策实施之前分析民众关心的重点 。
实际上,所有的重要国家,在每日涌动着新能量的新时代面前,都在被迫或者自愿地采取着新行为 。中国有超过五万个gov.cn各级政府网站,各级部门微博拥有亿万粉丝 。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各政府部门,都应该在主要社交网上拥有账号,每天发布两条至十条信息 。韩国政府将自己的政府网站命名为“电子政府”,访问者可以通过订阅e-mail,以电子方式,获取政府发布的各类文件 。
如今所有庞大和登记明确的体系,都在衰退,相反,在水平网络中,人们可以相连、分离、相聚、分散,整个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形式都在变化 。我们曾经谈论过后工业社会,“后”意味着我们并不明白 。
人类社会一经诞生,就有金字塔一般由层级堆垒起来的醒目中心 。在互联网时代,金字塔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已经可以轻松触摸它基座最深处的那一粒岩石,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一块石头,都拥有了新时代的上帝之手 。
微信,五亿;新浪微博,五亿;QQ,八亿;脸谱,十二亿 。这些惊人的不断成长的数字田野里,瞬间崛起的不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声音和人 。
2013年1月1日,公安部颁布新规,闯黄灯要被扣六分 。这是超过一亿私车拥有量,超过两亿机动车驾驶人的国度的黄灯 。新规实施的早高峰刚过,网络上就开始浪潮般涌出关于黄灯的悲喜剧 。那天,带有“黄灯”标签的微博,始终排在热门搜索首位 。新浪微博仅1月1日一天,有关黄灯的微博多达近十万条 。网友在微博上传的因黄灯急停发生追尾事故有一百多起 。网络产生的力量,让这一天有关黄灯的故事,成为全中国人的共同话题 。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没有任何媒介能够让任何人,在比自己能够聚集的人群更大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现在突然在互联网、维基、微博或者其他任何服务,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数百人,数千人,甚至数百人都能看到,这带来的效果就是破坏传统媒介成为唯一一个公开表达观点的媒介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三集·能量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二集·浪潮
- 秋叶读后感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读后感
- 金融e时代读后感
- 黄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读后感
- 镀金时代读后感
-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