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炒股票的最高境界:三分钟改变你的思维,建议每个周末看一次( 三 )


如果买入股票不正确 , 交易者可能会把正确的交易变成赔钱的交易 。 相反 , 如果是正确的点位和时间买入 , 不太正确的交易可能也会赚钱 。 因此 , 入市是短线交易的基础 。 在正确的时间买入正确的股票 , 交易者可能在几分钟内有时是几小时就会获利 。 随随便便在一个太高的价位买入股票 , 这笔交易可能马上就会赔钱 。
你能否获利就取决于你什么时候买入股票 。 买入是基础 , 卖出是结果 。 知道何时去做什么却能使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交易者 。 每一个交易者都会最终意识到最好的交易是那些马上就能获利的交易 。
正确的买入就像一个行为良好的孩子不会给你带来一点麻烦 , 它在合适的时间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 他服从你所有的命令 。
一旦你理解了这些趋势 , 你会顺着价格的趋势来操作 。 千万不要接正在往下落的匕首 , 等到它落地 , 不再抖动时再捡起来 。 这是我所得到的教训 。 不要买下跌的股票 。 我的交易记录让我明白买进跌得很惨的股票非常愚蠢 。
如何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做正确的投资策略
每个人禀赋不同、兴趣不同 ,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合适的投资理念和工具 。
什么工具越简单、简易、简明 , 什么工具就越适合用来观察市场、揭示事实 。
“自然的读图法”的基本内涵是这样的:在掌握大量的原始材料后 , 首先弄清条理、层次 。 其次寻找这些条理、层次中的关联和线索 。 最后 , 选择主要关系——主导因素 。
趋势结构是技术分析的核心 , 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树状结构——依次为根、干、枝、条 。
在我的分析系统中 , 太极图是趋势原理的基础 , 太极图浓缩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 。 我以此构建了趋势理论——“竞争循环理论” 。
技术分析就是抉择 , 我们时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选择 。
在市场分析方法论方面 , 我们不应受分析过程形成的路径约束(惯性思维) , 随时保持客观 。 不同的市场状态 , 应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 。
太极图的大圆(大系统)中包含“阴、阳”两个互为因果的子系统 , 他们互相竞争、瓜分已经被限定的大系统之资源 。
因果不断反馈而形成循环链 , 同时也构成相对趋势 。 对这种循环 , 我们可以有两种进一步的理解 。 一是正向循环与负向循环 , 它分别表现为趋势的螺旋上升和螺旋下降 。 二是自我加强的循环与自我抑制的循环 , 即正反馈与负反馈 。 没有正反馈就解释不了短时间内会发生剧变 , 没有负反馈就解释不了市场走势有时较长期的停滞 。
循环理论将整个趋势循环转化分为6个阶段(上升、下降趋势各3个) , 它们的特征可总结为:穷、变、通 。 中国有句古话 , 叫“穷则变(最后一跌 , 筑底) , 变则通(底部向上突破 , 趋势形成 , 但颇多犹疑) , 通则久(趋势形成 , 曲折向上) , 久后穷”(上涨趋势进入末期狂潮 , 跌势开始) , 周而复始 。
投资者入市的目的决定操作方法和市场分析工具的选择 , 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或是其他现代投资理论等市场工具必须服从于入市的根本目的 。
上涨找支撑 , 下跌找压力 , 不要弄错这个趋势操作的大原则 , 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 。
怎样获利了结?当你满意的时候就可以走了 。 简单的方式是:当你买进的理由消失时 , 就是很好的出场时机 。
涨的时候不要看太好 , 跌的时候不要看太坏 。
瞄准胜率大于70%的时机 , 有时候一个月出手一次也很够了 。 猎人不会看到飞鸟就举枪射击 , 他会把有限的子弹慢慢瞄准 , 然后 , 一枪命中 。
跌深会反弹 , 涨多会回档 , 这是股价的惯性 , 整理有时间整理和空间整理 。
涨三不追 , 已经涨了四天的盘 , 你想还有多少空间?有多少力道?有规划 , 但不预期 , 这是操盘原则 。
涨跌的浪是主力造的 , 没有主力就没有大的涨跌 , 没有主力 , 再好的题材 , 再多的理由 , 一样是一潭死水 。 前进股市第一个思路 , 就是要知道无风不起浪 , 浪是主力造的 , 没有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动 , 你要想在股市获利 , 就要与主力共舞与主力同进退 。 思路理清了吗?
底部让一点 , 头部让一点 , 中间多吃一点 , 操作就是这样 。
每一条均线为一匹马 , 如果往上跑的马多 , 马力自然大 , 跑起来快又稳 。
股市操作的三项法宝:心态、技术、资金控管
破底量缩 , 易见底 , 破底量大 , 则底部深不可测 。
均线的力道要比k线的力道来的大 。 k线适合抓转折 , 均线却能指出趋势 , 两者配合看就会较为清楚了 。 如何在转折和趋势之间取得调和 , 在转折之中不背离趋势 , 在趋势之中看到转折 , 是一种艺术化的功夫 , 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