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人类总是喜欢抬头仰望星空 , 关于那里可能存在的奥秘好奇不已 , 所以从很早的时代开始 , 对天空的思考和探索就已经开始了 , 60年代末 , 美国NASA的阿波罗12号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 , 在宇宙探索的历史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
对美国而言 , 他们将此视为自己征服天空的标志 , 但这还不够 , 很快 , 美国将目光投往了另一个方向 , 地底 , 与其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苏联自然也不甘示弱 , 双方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
【登月|现在才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工程开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 全球的意识形态阵营旗帜鲜明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代表资本主义的立场 , 结成同盟 , 以对抗苏联及其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成员 , 美苏的两极对抗让双方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状态 , 通过各个领域当中的竞赛来不断试图压制对方 。
二者的冲突也在各自阵营中间的冲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 从中国的第二次国共内战到东西柏林的分裂 , 从朝鲜战争到古巴导弹危机 , 从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 , 美苏自己表面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 但是在他们支持下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却是摩擦不断 , 矛盾不断升级 。
除了少数的中立国 , 整个世界都受冷战所带来的紧张局势的影响 , 政治和经济秩序处在长期的混乱当中 ,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美国和苏联身上 , 他们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左右全球格局 。
1969年 , 美国阿波罗计划成功 , 成为首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 , 而另外一个巨头苏联却在这场航空竞赛上失利 , 落了下风 , 看着得意洋洋的美国 , 苏联怎么甘心就此退出擂台呢?除了军备竞赛之外 , 科技竞争是最能证明大国实力的方式 。
所以当苏联知道美国开始将攻坚的目标放在地底时 , 他们更是卯足了劲开始行动 , 并且信心满满一定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 揭秘太空是通过乘坐飞船的方式 , 而探索地底则要通过钻孔 , 这项工程并不比登月更简单 , 但在没有真正实施之前 , 美苏双方甚至都在认真考虑挖穿地球的可能性 。
70年代初 , 苏联的地底钻孔正式启动 , 这项工程又被命名为“科拉超深钻孔” , 孔眼所在的位置在科拉半岛靠近挪威边境的地区 , 在钻井的现场 , 苏联建立了整整16个实验室来进行观测、指挥和反馈 , 规模之宏大 , 绝无仅有 。
一开始 , 从国家的投入力度来看 , 苏联对这项计划势在必得 , 根据资料记载 , 参与这项钻井工作的科研人员每人都在莫斯科得到了一套房产 , 并且月薪相当于当时大学教授的年薪 , 当然这些对当时的苏联来说都算不上什么 , 石油的发掘为苏联经济插上了翅膀 , 也成为他们与美国冷战的支撑 。
工程叫停大致来说整个过程就是把旋转钻机装在一条能够承载其重量的钻杆上 , 利用发动机的力量来推动钻机不断向下 , 同时为了降温 , 会有液体循环的机制将热量带走 , 从原理上看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 ,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 很快 , 苏联的挖掘工作已经来到了地下7000米的位置 。
但是从这个深度开始 , 一系列的困难接踵而来 , 首先是岩石密度的问题 。 随着钻机下降到更深的地底 , 它推进的速度也逐渐下降 , 因为岩石的坚硬程度一点一点上升 , 面对这样的情形 , 之前的仪器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 , 必须要经过重新的计算和设计 , 否则要想征服更深的地底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
除了需要不断根据变化的地质条件来升级钻机和设备的精密程度之外 , 仪器还面临着地下高温的考验 , 如果不能耐住高温 , 再精密和坚硬的钻头也会功亏一篑 。 由于硬件跟不上 , 技术不成熟 , 苏联的钻井工作在到达12262米的位置时被叫停 , 此时距离这项工程开始已经过去了19年时间 。
推荐阅读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美国“假月岩”事件!嫦娥五号曾发现过月球水!那阿波罗计划呢?
- Artemis 1:2022 年的登月任务将如何为人类重返月球铺平道路
- 小到袜子大到名包,疯狂联名的NASA居然一分钱也没赚到?
- 为何各文明的传说中都没有出现月亮?其实出现过,但当时不叫月亮
- 首个人造月球即将诞生,中国航天迎重大利好,登月或迈出一大步
- 嫦娥五号发现月球有水!美国半个世纪前就登月了,为何没有发现?
- 唯独美国没有发现!嫦娥五号有“新发现”,引发网友对美质疑
- 未来10年嫦娥飞船将登月3次!去做什么?中国开启了探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