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女白领赵醒贪污24万被判7年,一入监狱就耍花招,狱警:太狡猾了( 三 )


她想到了一个办法 。 4月7日深夜 , 她爬了起来 , 披着单薄的衣服快速地写了一封信 。
1997年4月8日 , 就在赵醒刚刚入狱的第19天 , 她的弟弟赵强来到上海女子监狱探望姐姐 。
赵强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 , 他比赵醒小两岁 , 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机械学院 , 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 在大学经常拿奖学金 , 大学毕业后准备到美国去留学 。
姐弟俩关系非常好 , 当赵醒出事后 , 他主动放弃了留学美国的机会 , 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 只为每个月能够探望姐姐 , 给她精神上的安慰 。
上海市女子监狱实施人性化管理 , 而且赵醒只是普通罪犯 , 不属于暴力犯罪 , 普通罪犯不需要戴什么戒具 , 可以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会见自己的亲人 。 当然会客的时候会有狱警在一旁监视 , 以防有什么出格举动 。
看到日思夜想的弟弟 , 赵醒泪如泉涌 , 姐弟俩抱头痛哭 , 令在场的狱警诸美华也深受感动 , 这个赵醒应该是幡然悔悟了 。
但是赵醒有点游离的眼睛令诸美华起了戒心 。
正在接受改造的女犯人
赵醒拉着弟弟的手一边说着话 , 一边用眼睛的余光向周围看去 , 见诸美华不注意 , 她往弟弟的手里塞了一条小手绢 。 这当然逃不过诸美华的眼睛 , 她走过去将那只手绢截获 , 她打开手绢 , 里面包着一封信 。
狱警诸美华看到信之后 , 不禁暗暗吃惊:这个赵醒太狡猾了 。
诸美华把信件送到了监狱长樊天敏的办公室 , 樊天敏打开信仔细阅读起来 , 上面写道:
弟弟 , 请救救我 , 现有以下几个方案:
1.给监狱买一台电脑;
2.赠送图书;
3.赞助演出 , 要政治色彩浓的 , 例如话剧《江姐》;
4.给监狱买割草机一台;
5.如果可以 , 捐献“希望工程” 。
注意:
1.把握时机 , 晚做不如早做;
2.你打听一下 , 是以单位名义好 , 还是以我个人名义好 , 如拿不准 , 可以请教律师;
3.数额控制在10万元左右 , 能少就少 , 不能花冤枉钱;
......
信的结尾写道:尽快找人 , 哪怕先给监狱捐献一点钱(1000~3000元) , 要求警官分配一个好工种 , 比如教员、文宣、炊事员等等 。 赵醒 , 落款时间为1997年4月7日 。
显然这封信是她前一天晚上写的 , 从信的内容来看 , 她已经思考很长时间了 , 不然写不出来这些东西 。
看着这封信 , 樊天敏没想到这个赵醒一入监狱就耍花招 , 真是太狡猾了 。
但她也知道赵醒的思维已经陷入死胡同 。 她做了两个决定 , 一是将这件事通过《简报》的形式下发 , 二是想办法教育开导赵醒 。
这期简报以及赵醒的信在狱警中引起了震动 , 狱警诸美华对她进行了严肃耐心的教育 。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教 。 刚开始赵醒非常抗拒 。
赵醒有一个哥哥 , 一个弟弟 ,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 ,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 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 , 对她非常宠爱 , 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活 , 就像公主一样 。
然而在监狱里既要参加劳动 , 又要被管教 , 这令她那高傲的心受到了打击 , 她在万念俱灰之下想到了自杀 。
正在接受改造的女犯人
她是大学生 , 具有丰富的知识 , 她在监舍里悄悄制作肥皂水 , 然后趁人不备时仰脖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
胃里顿时剧痛起来 , 她双手捂着肚子 , 一头栽倒在床上 , 同监舍的人马上报告狱警 。 狱警们连忙把她送到医院 , 医生连忙给她洗胃 , 由于抢救及时 , 她被救了过来 。
第二次是她把眼镜摘下来踩碎 , 然后用一块碎玻璃片割腕自杀 , 也被狱警及时发现救活了 。
对于这样抗拒改造的犯人 , 监狱并没有放弃她 , 而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教育改造她:
一是让她织毛衣磨练她的性子 , 经过一段的时间后 , 她可以熟练地织出漂亮的毛衣 , 这种细活也磨掉了她的求死之心 。
二是发挥她的特长 。 她的文化水平高 , 在女犯中算是知识分子 , 监狱让她给女犯人上课当教员 , 使她的特长发挥出来 , 也使她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
三是不断和她谈心聊天 , 狱警们对于这个曾经抗拒改造的犯人没有歧视 , 而是不断帮教与谈心 , 慢慢使她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 安心改造 。
1998年年底 , 赵醒被评为上海女子监狱年度改造积极分子 。
1999年1月20日 , 她被调到监狱通讯组服刑 , 并担任数学老师 。
笔者在监狱采访的时候 , 她仍然在服刑 , 但是非常乐观 , 积极向上 , 这令狱警们非常欣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