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常杰(化名) , 85后 , 目前就职于一家农产品数据提供商 , 是这个真实故事的主人公 。
而这个身材高大、自信豪爽的青年竟是又一个资本神话:2013年3月 , 他怀揣20万元自有资金和280万元筹集资金踉跄入市 , 几经波折 , 至今已放大30倍至9000万元 。
浮赢加仓、重仓出击是他成功的关键 , 但这背后是其对基本面透彻分析的自信 。
“也许是江浙人骨子里就有种敢打敢拼的魄力 。 对我们而言 , ‘风险是亏10万元、收益是赚20万元’的买卖十分划算 , 绝对值得去拼一场 。 但我们也不会盲目去打没把握的仗 。 ”常杰说 。
现货出身 , 连遇贵人
在棉花一役中一战成名的“浓汤野人”林广茂 , 是交流时常杰口中最常提到的人物之一 。 “我们见过面 , 聊过行情、聊过人生 , 我觉得跟他挺像的 。 ”常杰说 。
现货贸易背景 , 是他俩的共同点之一 。 林广茂有中纺集团的背景 , 对棉花市场了解极深 , 常杰则有国际四大粮商之一——路易达孚的工作经历 , 这份工作让他对现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 也培养了对期货市场的兴趣 。
“我本科在吉林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 , 2012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路易达孚从事期货风险控制 。 当时认识的一个领导是路易达孚玉米贸易部总监 , 也是我的期货领路人 。
他能力很强 , 经常给大家开会 , 讲解平衡表、期货交易等知识 , 我经常会去旁听 , 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 也培养了对期货的浓厚兴趣 , 觉得这个东西来钱快 , 是个好东西 。 但不久他却要离开达孚 , 问我是否愿意追随 。 ”常杰回忆说 。
事后看来 , 离开路易达孚无疑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 。 当时 , 他在路易达孚的月薪是13000元 , 加上其他福利 , 年入30万元左右很轻松 , 生活上也比较优越 , 要放弃这份工作并不容易 。 “但假如我不离开达孚 , 也许一辈子就这样了 , 我不甘心 。 为了学习期货 , 我最后决定跟领导离开达孚 , 转而来到上海的一家现货贸易企业 。 ”常杰说 。
常杰还回顾了大豆、棉花、菜粕、豆粕的牛市行情 , 分析了什么样的平衡表下会酝酿牛市 。 当时的他很受启发 , 觉得如果能抓住一波牛市 , 对他的人生而言将是一次质的飞跃 , 而即使没抓住 , 赔的钱也就是那么一点 。 他还年轻 , 输得起 。
尽管怀抱梦想 , 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这两年多的时间 , 正是常杰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光 。 “当时工资只有3000元 , 连自己都养不活 , 经常要靠女朋友接济 , 心理落差很大 。 可能也是应了那句话‘穷则变、变则通’ , 人越在低谷 , 越会想办法改变现状 , 这也更坚定了我学好期货的决心 。 ”
于是 , 为了学习怎么做期货交易 , 他不断积累沉淀 , 并省吃俭用 , 同时努力工作让薪水有所提升 , 就为了攒点本钱入市 。
时间一天天过去 , 他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也一点一滴地积少成多 。 漫长的730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后 , 终于积攒到了20万元 , 这让他有了入市的本钱 。 但令人意外的是 , 这20万元在他看来还是太少了 。
之后 , 常杰从一个在英特尔工作的大学同学那里 , 以10%的年利息借来10万元 , 既是增加资本金 , 也给自己一个配资的概念 。 但30万元对他来说还是太少 。 幸运的是 , 他在长期的现货贸易中结识了不少对期货感兴趣却又不知道怎么操作的现货商 。
“有一位从事玉米现货的张总 , 他想做期货 , 但又觉得没信心 , 我们关系很好 , 他对我也比较信任 , 就给了270万元 , 加上我已有的30万元 , 凑出了300万元的本金 。 ”常杰说 。
对做实业起家目前已家财万贯的张总来说 , 270万元并不是多大的数目 , 即使全部输光也无所谓 , 但这让常杰很是兴奋 。 “当时的想法是终于有钱了 , 开干!至于最后能做到9000万元的规模 , 张总和我都完全没有预料到 。 ”
出师不利 , 反省蜕变
2013年3月 , 在现货市场上沉淀了两年的常杰终于怀揣“巨资”正式进入期货市场做交易 。 他记得很清楚 , 自己第一次交易的品种是白糖期货 , 也正是这个“甜蜜的事业” , 给当时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番的他 , 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 这次打击几乎让他心灰意冷 , 并萌生了退出之念 。 2013年1月8日 , 白糖期货价格反弹至5715元/吨的阶段高点之后直线回落 , 但进入2月份 , 便出现震荡企稳态势 , 3月15日开始 , 糖价突破上行 , 便连续收出阳线 , 技术形态走好 , 大有持续反弹之势 。 “当时市场预期国家对白糖收储 , 我与多位现货商沟通 , 他们也都说收储可能性比较大 , 于是我重仓做多白糖 。 现在回过头看 , 几乎是买到了当时的点 。 ”常杰回顾说 。 常杰对初出茅庐的第一战记忆犹新 。 3月22日 , 糖价日内回调之际 , 常杰重仓入场 , 在5530元/吨附近做多 , 仓位高达75% 。 不料 , 入场后糖价便直线回调 , 短短两个星期 , 最低跌至了5286元/吨 。 “刚入场账面便出现浮亏 , 1-2个交易日浮亏就有几十万元 , 但当时觉得还能回本 , 就抗了下去 。 结果浮亏越来越大 , 一个星期左右亏了接近150万元 , 觉得收储的利好应该是出不来了 , 只好砍仓 。 ”常杰坦承 , 白糖这一波做得十分煎熬 , 让他心理压力很大 , 150万元的巨额债务以后要怎么还 , 而且刚刚入市便遭遇这么大的打击 , 这让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在这个市场上生存 。 拿着剩余的150万元 , 常杰找到出资的张总 , 表示要把钱还给他 , 亏损的部分以后慢慢补上 。 令他意外的是 , 见惯风浪的张总只是微微一笑 , 安慰他“亏了没关系 , 你还有150万元本钱翻本 , 不如试试 , 就算都亏了也没关系!”经此一役 , 常杰心态成熟了许多 , 谨慎了许多 , 他反思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听消息、看形态操作了 , 而应该把品种的基本面弄得透透彻彻 , 成为行内人 。 当时常杰注意到 , 菜粕期货价格持续回调 , 同时菜油价格也在断崖式下跌 , 油厂遭遇“油粕”双杀 , 当亏损达到临界点 , 一定会酝酿一波逆转 。 “做好实地调研、做好数据研究、农产品做好天气研究”是常杰经白糖一役后给自己规定的做交易前的必修课 。 “为了研究菜粕 , 我把华南地区的油厂都跑了一遍 , 又把湖北的油厂跑了一遍 。 结论是当时全球油脂处于弱势状态 , 如果菜粕不上涨 , 压榨菜籽每吨亏损将达到2000元 , 这是任何一个油厂都无法承受的 , 从油厂挺价的情况看 , 蛋白粕的增幅要明显好于油脂的增幅 。 然后研究天气 , 根据相关报道 , 美国应该还会出现高温 , 结合收储政策预期 , 我便认为菜粕大有戏唱 。 而我已经错过了菜油从10000元跌到6000多元的行情了 , 不能再错过菜粕的上涨行情 。 ”2013年9月 , 常杰将剩余的150万元全部入场做多菜粕 , 在底部建仓的时候就已经是95%的重仓 , 入市价格是2100元/吨 , 正好是阶段底部 。 此后常杰一路浮赢加仓 , 花了6个月时间 , 资金从150万元做到600万元 。 和操作白糖期货不同 , 由于入场时机精准 , 抓住了阶段低点 , “进去就盈利” , 持仓压力很小 , 但是否适时止盈又成为一个大难题 。 “7月份菜粕出现回调 , 心里挺慌的 , 当时账面浮盈已有300万元了 , 就犹豫要不要止盈出来 。 就在犹豫的当口 , 又回吐了100万元 。 当时想 , 单子都拿这么久 , 才挣100个点 , 一点意思没有 , 而且我是看高到3000元 , 没到目标点位 , 想想就一直拿下去了 , 最终挣了1000多点出来 。 ”事后常杰总结自己的优点时说:“要说优点 , 就是坚持 。 想做什么事情就坚持去做 , 包括对自己判断的坚持 , 对期货事业的坚持 。 即使输了也别找借口 , 失败一次还有第二次 , 只要人在就没问题 。 ”
推荐阅读
- 警惕!价格大幅缩水,有人已被套牢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年税高达3万亿元?房产税的出台到底有什么好处?
- 11分钟,10分7板1帽,你很强没错,但真没人尊重,还是请求交易吧
- 炒掉纳什!交易哈登!篮网6连败后岌岌可危,管理层该做决定了?
- 律师分析:“二手房”买卖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法律风险?
- 40+12+18全能王?湖人猛龙2换1地震交易,名宿力挺他辅佐詹姆斯!
- 除了扎克伯格, 他以身价250亿美元成为世界历史第2位最年轻富豪。
- 32分+32分+33分+31分!湖人交易目标太猛了!老詹有望迎超级强援
- 金宝:2.2金价进入窄幅整理中,日内06空88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