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新冠克星”找到了?中国亮相新研究成果,钟南山院士也发声了


月球 “新冠克星”找到了?中国亮相新研究成果,钟南山院士也发声了
文章图片

月球 “新冠克星”找到了?中国亮相新研究成果,钟南山院士也发声了

当下的新冠疫情 , 仍在以一种可怕的趋势蔓延 。 截至目前 , 全球总确诊病例已超过2亿例 。 可是 , 世界各国的防疫非但没有让疫情局面有所好转 , 反而迎来了更为糟糕的局面——“德尔塔”变异病毒来势凶猛 ,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疯狂蔓延 。 此外 , “拉姆达”变异病毒也紧随其后 。
完全可以说 , 日趋严重的疫情形势 , 让世界各国都为之苦恼 , 全球医疗卫生专家也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良策 。 但就在此时 ,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重大宣布 , 给世界防疫带来了新希望 。 或许 , “新冠克星”已经被找到了 。
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显示 , 在前不久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团队联合其他团队 , 在国际社会公开发表一篇关于新冠病毒研究的学术论文 。
在这篇论文中 , 这些团队提到一种新的阻断抗体 , 这种抗体除了能够应对当下给人们带来极大困扰的新冠病毒 , 而且还能够防止对未来即将发生的感染 , 且目前已经在非灵长类动物中展现出了安全性 。
简单而言 , 就是这种新方法可能会成为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 , 如果能够得以广泛应用 , 此项研究将挽救无数人 。
【月球|“新冠克星”找到了?中国亮相新研究成果,钟南山院士也发声了】为了保证此实验的稳定性不受影响 , 相关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小鼠感染新冠病毒模型 , 对该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的体内活性评价 。 结果显示 , 预防给药组小鼠肺部基本检测不到病毒 , 说明小鼠体内病毒滴度显著降低 。
此外 , 研究人员也通过食蟹猴模型 , 对抗体进行安全性的考核 。 在食蟹猴的实验中 , 即便给其进行三次大剂量的抗体给药 , 但是血液化学毒理指标以及血压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 。 结果证明 , 该抗体具有很好的体内安全性 。
针对当下的疫情形势 , 中国要达到怎样的疫苗接种水平才能实现“群体免疫”?对此 , 钟南山院士表示 , 这与疫苗的有效率相关 , 还要看病毒的传播系数 。
钟南山院士称 , “中国疫苗的有效率大概是70% , 那么中国需要全部人口的80%以上接种疫苗 , 才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群体免疫 。 现在 , 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大概到今年年底可以达到80%以上 。 ”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 部分消息参考:新华社、人民网、南京晨报、国际旅游岛商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