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的清洁燃油
在中试第一阶段 , 全年能吸收24吨二氧化碳、生产6吨清洁燃料 。 目前 , 中国全年的发电量还有68%由化石燃料提供 。 一旦光合新能的核心技术实现低成本量产 , 仅电力行业就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
谁来点燃技术爆炸的引线? 《三体》关于现代技术发展 , 提到“技术爆炸“这一概念 , 是说文明为了生存 , 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跨越式发展 , 即便是弱小文明也能通过技术爆炸超越强大文明 。
面对反常的暴雨、连绵的山火、崩塌的冰川、极端的酷暑 , 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又何尝不是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危机?
危机存在危险 , 也同时可能为技术爆炸打开机会之门 。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都是一次能源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炭为动力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横空出世 , 带领世界走进电气时代 , 内燃机也让石油在几十年内迅速超越煤炭成为全球能源之首;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已见证了核能、移动能源、信息技术对世界的改变和推动 。
信息技术的催化下 ,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提前开始萌芽 。 这意味着能源领域也将迎来新的一轮能源革命 。 而且 , 这一轮革新将是以碳中和为导向能源清洁化 。
谁率先掌握了解锁碳中和的技术密钥 , 谁就有可能引领第四次能源革命 。 碳中和目标打开了能源技术革命的新赛道 , 而且有各国政府为技术爆炸掐表倒计时 。
碳中和呼吁的技术爆炸将是一种技术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 即在某一领域出现新的科学发现及技术成果 , 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 , 从而使相关学科发生巨大转变 , 进而带动产业变革 。
等离激元就是一种技术范式转移 , 除能源领域以外 , 它还被科学家们运用在DNA辨别、癌症筛查、信息储存和传输、军事装备等尖端领域 。
七台河等离激元碳吸收中试厂内景-核心反应器撬装组
对中国乃至全球来说 , 这都是一条坡长雪厚的黄金赛道 。 国际能源署在今年五月发布的报告《2050年净零排放》中估计在净零排放路径下 , 全球每年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将高达2.3万亿美元 , 到2030年将上涨到5万亿美元 。
而且越临近碳中和期限 , 这个数值将越高 。 中国在全球碳排放量中的巨大份额 , 也同时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一个相当可观的目标市场 。
碳中和这条赛道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满足我国的中远期发展目标 , 因而确定性极高 。
近期来看 , 疫情后全球急需从历史性的经济危机中复苏 , 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在探索一套绿色高效的刺激方案 。 国家也在“十四五”规划中划出重点——要开始建立一个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 。
长远看 , 中国要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 必须主动把握新一轮能源革命中低碳和负碳生产的颠覆性技术 。
碳中和涉及能源部门上中下游十多个细分领域 , 像等离激元这类拥有独特优势的技术 , 能在清洁能源、碳利用、储能等多条细分赛道上同步驰骋 。
碳中和已经点燃了新的能源革命 , 中美日都已在新赛道起跑 , 谁能引领技术爆炸 , 让我们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
- 新的文件格式帮助研究人员缩短DNA分析时间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2022 年12 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事件
- 活了4亿多年,地球上唯一的蓝血生物,能救人却救不了自己
- 纳米晶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难溶性药物,以克服药物溶解度差的缺点
- 河南:弟弟冒雨跟婚车,流泪送姐姐出嫁,网友:一家人变两家人
- 未来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科学家:化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 科学家成功地配制了,各种具有溶解和吸收行为优势的纳米晶体制剂
- 既然琥珀能保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 十元红包引发惨案,除夕夜七名男子因抢红包约架,五人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