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基因 气候变迁、能源废热怎么办?——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吴欣洁教授
文章图片

#细菌#求生意识坚强!混凝土中的细菌们 , 有助于监测建筑结构安全?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非常顽强的 , 在一些极端环境如高热强酸的火山温泉、高压强碱的深海等 , 都能找到一些生物定居 。 不过如果想找极端的生存环境 , 不必到这么危险的地方 , 你我身边其实随处都有 , 那就是「混凝土」之中 。 混凝土内部的环境对生物来说也是极端苛刻:强碱、高盐、干旱、缺乏食物 。 而近期发布在mSystems上的研究显示 , 即便是混凝土之中 , 也有生命存在[1

混凝土的组成与缺陷
混凝土是由骨料 (砾石和沙子)、水泥、水和添加物依适当比例配置而成的复合材料 。 混凝土因有着硬度高、耐高压、可塑性强、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可适用于各种自然环境等特性 , 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最广的建筑材料 , 几乎绝大部分的现代土木工程都会用到 。
混凝土的构造 。
混凝土虽然是优秀的建材 , 但也并非没有弱点 。 碱-硅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 ASR)就是一个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常见因素 。 ASR会让混凝土产生俗称「混凝土癌」的状态 。 而形成 ASR的主要原因 , 就在混凝土中的水泥身上 。
因 ASR所产生的混凝土癌 。
混凝土中最常使用的水泥为「波特兰水泥」 , 即硅酸盐水泥 。 当水泥和水混和后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反应 , 使其凝结与固化 。 而在这个过程中 , 会产生大量强碱物质如氢氧化钙 , 这就让混凝土内部的 pH值处在 12.5左右 。
水泥的水化反应 。
正常的混凝土其内部结构相当致密 , 基本没有水分 。 但当混凝土受到撞击、摇晃等外在冲击而产生裂缝后 , 水就能渗入其中 。 而当水进入混凝土后 , 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强碱和硅酸盐类产生反应 , 形成水合硅酸盐 。 这些水合硅酸盐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不均匀的膨胀 , 而当水合硅酸盐的数量达到一定后 , 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破裂 。
ASR的化学反应示意 。 图/ScienceDirect
要避免 ASR的一个方法 , 是在混凝土中加入飞灰(fly ash) 。 飞灰是火力发电厂在燃烧后所产生的废弃物 , 其主要成分为 SiO2、AI2O3和CaO 。 飞灰会和水泥中的强碱进行卜作岚反应(pozzolanic reaction) , 该反应是通过 SiO2和 AI2O3等物质与强碱反应形成胶体 。 因此加入飞灰到混凝土中 , 不仅能降低 pH值 , 产生的胶体也可用来填补孔隙并胶结骨材 , 以更好的填塞混凝土中的孔隙 。
卜作岚反应的化学式 。
混凝土中的细菌种类
研究已知有多种细菌能生长在混凝土的表面 , 而当混凝土因 ASR或其他因素产生裂缝后 , 细菌也能从表面进入到混凝土内部 , 而这就有可能会对混凝土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 由于混凝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建材 , 为了确保建筑物、桥梁和道路的结构安全 , 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关注生存在此的微生物群 , 与其可能对混凝土所造成的影响 。
过往的研究已证实混凝土内部确实有细菌生长 , 但这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随着裂缝从表面进入混凝土之中的细菌 。 而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更进一步 , 研究「本来」就生活在混凝土内部的细菌 。
为了进行研究 , 研究团队制作了两种混凝土样本:一般混凝土和加入飞灰的混凝土 , 并将这两种样本放在屋顶上仿真自然风化的环境 , 然后每六周进行一次取样分析 , 以了解混凝土内部的细菌组成 。
研究示意图 。
他们最初的设想是 , 没有加入飞灰的样本会因 ASR产生更多裂缝 , 这样混凝土表面的细菌进入到内部的机会就更大 , 这就会让两种混凝土内部的细菌种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