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 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引力波 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文章图片

引力波 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文章图片
【引力波|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引力波 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文章图片

引力波 新模型!生命或广泛存在于“Hycean”行星上,地球不再是唯一?
文章图片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见一颗颗亮星 , 它们本质上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 , 只不过质量大小不一而已 。 这个时候或许在某颗恒星周围也存在着一颗天体绕它公转 , 在那里恰巧有生命同样在仰望着星空 , 他所看到的漫天星辰中或许有一颗就是太阳 。
每个人的思维只被局限于他的认知之内 , 而这种认知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经历才会扩展提升 。 一直以来我们寻找地外生命 , 几乎都按照传统的生命三要素“阳光、稳定的液态水和空气(氧气)” , 我们主观的认为只有满足这三要素才是生命诞生的先决条件 , 换一句话是只有在宇宙中寻找到类似于地球的天体 , 才可能寻找到地外生命 。 因此科学家寻找地外生命的时候一直在以“第二地球”为目标 。
但一直以来也有其它的声音“为什么地外生命就一定要呼吸氧气?为什么地外生命就一定需要阳光和水?” , 这就是认知以外的东西 。
现在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模型 , 地外生命也许广泛存在于其它类型的天体上 , 例如“Hycean”行星!
什么是“Hycean”行星?
这个概念是由尼库·麦杜苏德汉(Nikku Madhusudhan)创造的 , 他是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 , 主要研究的领域就是寻找地外生命生物特征 。 “Hycean”是由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 , 它们分别是由“Hydrogen(氢气)”以及“cean(海洋)”组成 。 其实意思也就很明了了 , 这是一类表面遍布海洋也就是液态水以及大气中充满氢气的星球 。
由剑桥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团队提出的一套新模型 , 日前被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 而“Hycean”行星就是在这篇研究论文里提出来的 , 科学家把它比喻成是地球和海王星的结合体 , 体积和质量要比地球大 , 同时围绕红矮星公转 , 因此会更加的温暖 , 这样的行星表面上遍布着液态海洋同时大气中包裹着氢气 。
更加令我们兴奋的是这样的天体在银河系内广泛存在 , 并且数量可能要比“第二地球”多得多!未来寻找地外生命或许可以以这类天体为主要的探测目标 , 它们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惊喜 。
K2-18b是最典型的“Hycean”行星
2015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K2-18b的存在 , 它正绕着一颗红矮星进行公转 , 它的质量是地球的8.6倍 , 体积是地球的2.6倍 , 因此这是一颗比地球大比海王星小的系外行星 , 因此也被称为迷你海王星 。
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上或许已经有生命诞生 , 它位于狮子座方向 , 距离地球124光年 。 在其周围存在较高浓度的氢 , 根据此前的研究发现K2-18b大气层中含有0.02-14.8%的水蒸气 , 相比较之下地球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为0-5%左右 , 并且含有少量的氨气和甲烷 , 这两种物质都是可以由生命产生 。
K2-18b虽然围绕一颗红矮星进行公转 , 并且处于它的宜居带内 , 这意味着距离母星足够的近 , 但是K2-18这颗红矮星相对于其它红矮星更加的温和 , 并不会频繁释放超强耀斑 , 对周围的行星产生强辐射 。 例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 科学家已经在它的周围发现了一颗行星 , 但由于比邻星较活跃经常释放超强耀斑 , 会把周围恒星的大气层逐渐的剥离 , 即使存在液态水也早都被蒸发殆尽了 。
目前来看K2-18b这颗迷你海王星或许是存在生命的 , 因为它满足了很多的条件 , 表面上有液态水 , 同时大气中富含氢气 。 天文学家把这类行星称为“Hycean”行星 , 这类行星都具有潜在的宜居性 , 在其表面的液态海洋中很可能存在微生物甚至是复杂的生命 。 令科学家关注的点是这类行星在宇宙中广泛的存在 , 比类地行星要更多 。
未来如何探测?
人类寻找地外生命首先要寻找的就是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的寻找相对来说要更加成熟 , 而在已经寻找到的系外行星中大部分都是质量位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 , 一般被称为“超级地球”或者“迷你海王星” , 而“Hycean”行星差不多位于这两种系外行星之间 , 未来科学家也将着重对这类行星进行探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