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应了那句话 , 打败自己的往往就是自己 , 人类自己造的机器 , 学习能力远超人类 , 而在这个时代 , 学习就是一切 。 人类最终将被自己造出来的东西打败 。
为何这样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 , 几乎所有的碳基生物都以基因作为特异性的基础 , 也就是基因决定了此生物不是彼生物 , 所谓“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这才有了生物与生物的区别 。
在漫长的进化史中 , 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基因 , 一些基因突变被自然选择 , 一些具备某些不适应当时自然环境的基因的生物被淘汰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基因就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
动植物如此 ,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不例外 , 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 存储着生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
然而人类不同于动物 , 没有在这一模式下止步不前 , 而是开始摸索着使用工具 。 虽然一些动物也能使用简单的工具 , 但是和人类大规模使用工具相比 , 不可同日而语 。
最为特殊的能力是 , 人类发明了语言、绘画和文字 , 用以存储人类摸索出来的能力 。 可别小看这一变化 , 这成为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开始 , 人类走上了另一个分支 。
人类在岩石上刻画 , 通过语言口口相传 , 直至用文字进行记载 , 所记载的这些信息形成一个仓库 , 仓库里什么都有 , 主要内容是人类的历史以及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然、如何认识自己和群体的关系、如何适应自然和社会、如何改造环境、如何…… 。
这些信息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得到快速传播 , 在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努力下 , 一个独立于身体以外的基因被人类自己创造出来 , 这就是人类的文化 。
人类有两条基因 , 一个是存在于身体内部的碳基DNA , 一个是记录在人类脑海里和身体以外的各种载体上的文化基因 。 两条基因形成的优势 , 让全人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 从茹毛饮血的动物层面脱离出来 。
基因的突变和自然选择 , 往往需要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亿年、几十亿年的时间 , 而文化基因则只需千年即可形成 , 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 。
文化的作用不仅用于全人类的发展 , 也成为人类社会内部除了自然淘汰以外的另一个效率更高的淘汰机制 。 一些民族被彻底淘汰 , 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 。 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战争 。
文化是人类所有认知的总和 。
对于个体来说 , 需要学习和继承文化 , 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 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 , 每个人需要掌握的文化越来越多 , 以至于在目前阶段 , 人类需要通过12年的学习 , 才能基本掌握所需要的文化 。
学习能力成为个体、民族乃至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还是从这一阶段开始 , 人类发明了计算机 , 人类存储于外部介质的文化 , 开始大面积进入硅基载体 , 该载体不仅可以存储 , 还能够帮助人类运算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人类开始使用人工智能 , 此时运转在硅基载体里的信息 , 不仅能流转运算 , 还能够理解并创造信息 , 机器开始具备学习能力 。
以机器每秒钟几十亿次的运算能力 , 已经远超人类 , 人类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威胁 , 这个威胁来自于人类自己创造的机器人 。
总有一天 , 量子计算机将被人类自己造出来 , 在量子计算机的加持下 , 人工智能的学习将把人类远远甩在后面 , 人类将无法控制人工智能 。 这样发展下去 , 硅基载体一定会成为硅基生命 。
硅基载体有着碳基载体更宽的适应自然的能力 , 存储和学习能力将赋予硅基载体统一的基因 , 这条基因优于人类的两条基因 , 更适应地球乃至太阳系、银河系的条件 , 这个时候的人类 , 将被硅基生命怜悯和鄙视 , 就像我们人类看待猿猴一样 。
当周围不构成威胁时 , 一个先进的文明 , 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 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 , 历史上的文明衰落的形式各异 , 而原因只有一个 , 那就是不受遏制的欲望 。
【中国科学院|打败人类的是自己,人工智能将打败人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后 , 除了人类的好奇心以外 , 还有需求推动 , 而不受节制的需求和好奇心的背后 , 是人类的欲望和任性 , 迟早有一天 , 人类将被人类自己打败 。
推荐阅读
- “元宇宙”赋予城市无限发展势能、无限发展动能(系列22
- 中国农历有多厉害?王蒙:世界上没有任何历法同时知道太阳和月亮
- 社会对生物技术的关注
- 侯保荣院士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入侵植物是否可改变沙漠的景观?
- 人为什么会做梦?是潜意识还是生理反应?大胆研究了一下
- 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了?科学家找到证据,它在向太空逃逸
- 韦伯望远镜已完成部署 那,地球外最大的天文台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 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推动真菌的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
- 盘点:2021年科学领域“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