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一线期刊发文,反而转身进体制,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


 硕士一线期刊发文,反而转身进体制,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
文章图片

 硕士一线期刊发文,反而转身进体制,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
文章图片

 硕士一线期刊发文,反而转身进体制,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
文章图片

 硕士一线期刊发文,反而转身进体制,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

文|樱花谈教育 (原创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当下这个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当中 , 对于很多人来说铁饭碗职业都可以被称得上一份还算说得过去的工作 。
不过 , 也仅仅只是说的过去 , 如果“细算”下来 , 其缺点实际上也有很多 , 譬如晋升缓慢 , 收入微薄等等 , 因此 , 很多自觉能力比较强的人基本都不会选择进入体制 。
可凡事都有例外 , 也有那么一些“特殊情况” 。
硕士一线期刊发文 , 反而转身进入体制 , 网友表示“宇宙终点是考公”出生于安徽宿州的郝治伟就是么一个“特殊情况” 。

就在21年 , 郝治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 , 在世界范围内都声名显赫的一线学术期刊《Nature》 , 即《自然》上刊发了一篇研究“表面高分子链围观动力学”的论文 。

要知道 , 《自然》作为一本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 , 想要在其上刊文是非常艰难的 , 负责审稿的学术编辑基本上全部都是各个行业的学术“大拿” , 同行审核极为严格 , 不过 , 同样的 , 但凡是只要有一篇能过 , 在科研界的前途就会变得无限光明 。
可年纪轻轻 , 仅是硕士的郝治伟在完成了这一成就后却直接放弃了这个在学术界发展的大好机会 , 转身回到老家考进了体制 。
毫无疑问 , 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有些匪夷所思的 ,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科学家和公务员就是工作的两个极端 。
前者是推动国家与文明进步的“先行者” , 后者不过是浑身沾满“铜臭”的谋生者 。 再联系到以往火爆的考公热度 , 就算是无数“见过大风大浪”的网友 , 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 表示“果然不管做什么最后都要进体制 , 宇宙的尽头原来是考公务员” 。
在事后众多媒体对郝治伟的采访当中 , 其本人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 表示自己之所以会选择考进体制内 , 受家庭影响很大 , 除了母亲 , 他们一家几乎全部都是公务员 , 他本人之所以会放弃专心搞科研 , 其实也和早有计划 。
由此可见 , 到底要不要考进体制 , 和本人能力是否足够并无直接关系 , 强人照样能考 , 说到底这还是一件分人的事情 , “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有能力的人像郝治伟一样选择进入体制想必也不会被埋没 , 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不用犹豫 。
要不要考公实际上还是看个人 , 和能力强弱并无联系 , 适合就不必犹豫但凡是和前途相关的事情都没有小事 , 无论是中考 , 还是高考 , 亦或者是像郝治伟一样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 。
毫无疑问 , 其之所以敢做这个决定 , 肯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 认为自身状况和在体制内工作比较契合才会放弃科研转身考公 。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 , 想要确定自己和公务员是否契合 , 实际上从郝治伟身上就可见一斑 。
首先无疑是能力契合程度问题 , 郝治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属于化学领域 , 而其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也是化工领域 , 前者的科研经历无疑会为他的仕途带来很大的助力 。
寻常人虽然说不要求如同郝治伟一样有着如此华丽的“简历” , 但保证自己所拥有的技能对公务员生活有所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 只有如此 , 才不会一辈子卡在一个级别上 。
其次 , 郝治伟的个人经历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 , 那就是其来自于一个公务员家庭 , 这意味着他家在体制内拥有一定的人脉 。
要知道 , 我国 , 尤其是我国的官场 , 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 , 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 , 必要的人脉自然必不可少 , 普通人也可将这点作为参照 。
如果以上条件都符合 , 那么实际上就大可不必因为个人能力而纠结考公到底有没有性价比的问题 。 彼时 , 对于个人来说 , 公务员无论是上升空间亦或者是收入都可以被划分为“超一线职业”行列 。
说在最后说到底 , 无论郝治伟怎么做 , 做什么 , 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 外人即没有理由 , 也没有权利 , 甚至就连议论都显得多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