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很高兴就“我的中蜂大概还有一脾 , 还能强群吗”谈谈我的看法 。 中蜂是我们国家主要的养殖蜂种 , 它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 能有效的利用各种零星的花源 , 因此在各地被视为定地饲养蜂种的首选 。 题主的问题是养蜂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就要先了解了解蜜蜂的繁殖习性 。
(一)蜜蜂的繁殖习性
正常情况下 , 蜂群中唯一能繁殖的是蜂王 , 优质蜂王一天最多能产1千多粒卵 , 但其产卵数量受控于蜂群的哺育能力 。 蜜蜂的繁殖受温度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蜂群一年有两个繁殖的旺季 , 即我们所说的春繁期和秋繁期 。 这是因为蜜蜂幼虫的最佳发育温度在32℃~35℃之间 。 而春秋时节外界温度与之非常接近 , 蜂群容易将其控制在适温的范围内 , 而夏季气温过高 , 蜜蜂不能很好控制蜂箱内温度 , 因此繁殖将受限 。
值得注意的是 , 外界蜜源越好 , 蜂群的群势越强 , 蜂王的繁殖能力就越强 。 另外还有一点对蜂群数量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 那就是工蜂的寿命 , 非冬眠期的工蜂其生命周期一般不会超过四十天 。
(二)培养强群的目的
强群是养蜂生产获得高效益的基础 。 蜂群越强其采集力越强 , 有人研究表明“一个6kg重的蜂群 , 在大流蜜期 , 从事采集的工蜂约占总数的1/2 , 而一个2kg重的蜂群 , 在大流蜜期投入采集的工蜂只占总数的1/3~1/4” 。
强群也有利于蜂群控制蜂箱的温度 , 对蜂群越冬十分有利 。 控制好温度了 , 那么繁殖的速度就可以加快 , 另外强群也有利于蜂群扺抗敌害入侵以及盗蜂等 。
【蜜蜂|我的中蜂大概还有一脾,还能强群吗?】
事实上中蜂由于分蜂性较强 , 在现实生产中极难形成象意蜂那样的强群 。 一般情况下 , 意蜂在十几脾蜂很常见 , 而中蜂群7~8脾就可以算是强群了 。 强群优点很多 , 因此发展强群势在必行 。
(三)一脾蜂能发展成为强群吗
根据蜜蜂的繁殖习性我们知道 , 蜂王1天可以产1千多枚卵 , 但这却不能代表蜂群的繁殖能力 。 因为蜂王的繁殖受蜂群哺育能力 , 以及外界蜜源以及温度的影响 。 也就是说蜂王虽然有能力产 , 但蜂群无能力养 。 那么这时蜂王必定就要控制产卵量 , 因此弱群的繁殖速度是很慢的 , 另外夏季天气炎热 , 蜂王基本停产 , 而此时 , 蜂群工蜂的寿命反而更短 , 蜂群数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 这样就可能造成经过夏季后 , 蜂群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 而接下来秋繁虽可使蜂群数量有所增长 , 但增长数量不明显 。
天数茫茫A个人就有个这样的经历 , 初春时我有一群一脾的弱蜂 , 春繁后达到两脾多一点 , 而夏天过后又只剩一脾多一点了 , 最后入冬前 , 该群蜂也才达到两脾多一点 。 因此在不经过特别的干预处理 , 一脾中蜂在一年内(越冬前) , 很难形成强群 。
那一脾蜂能发展成为强群吗?答案是肯定的 。 用我们养蜂人常说的话就是“什么样的弱群只要管理得当 , 都能培养成强群 。 而不管多强群的强群 , 只要管理不当都会变成弱群”当然一脾蜂发展成七八脾的强群比较困难 , 但发展到四五脾 , 达到能安全越冬的蜂群应该不难 。
(四)如何将一脾蜂发展成强群
①加强饲喂
充足的蜂粮储备是蜂群繁殖的物质保障 , 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 另外蜂群有了充足食物资源 , 蜂群才能抽出更多的工蜂来哺育幼虫 , 这对促进蜂群繁殖是非常重要的 。
饲喂蜂群以蜂蜜为最好 , 但也可用优质的白糖制成糖浆饲喂 , 其糖水比力2:1或1:1 , 饲喂一定要足量 , 并应在傍晚进行 。 此外 , 花粉是幼蜂发育时不可缺的重要饲料 , 其作用是蜂蜜所不能替代的 。 因此 , 为促进蜂群的繁殖 , 还应给蜂群饲喂蜂花粉 。 饲喂蜂群花粉以天然蜂花粉为好 。 饲喂时加水调湿涂于巢框即可 。
②保持蜂箱温度
我们知道 , 蜂群的繁殖适温是32℃~35℃之间 , 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 , 都可能造成幼蜂发育异常或死亡 。 因此温度这个问题一定要控制好 , 才能保证蜂群的繁殖 。
推荐阅读
- 科普这件事情很难,但是有人一直在做,感谢负重前行的科普人!
- 完全意外!两个濒危物种的不小心结合,竟造就了“神奇物种”
- 飓风,大自然的水汽之手
- 蜜蜂是如何交流的
- 如何从黄蜂中分辨蜜蜂
- 蜜蜂是如何在冬天保暖的?
- 什么样的“忙碌”才是 busy?或者 busy 算是什么程度的“忙碌”
- 汤加火山超级大爆发:地球的一颗青春痘又爆了
- 世界上最小的蜂鸟,体重比硬币还轻
- ?8种红色和黑色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