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框部分 , 其实索尼的中框放在现在算是特别精致的一类了 。 CNC 工艺加上细致的打磨 , 让整机边框十分顺手 , 加上超窄的宽度 , 握持时完全不会有硌手感 。 左侧是 SIM 卡槽 , 一些暗色的天线带;
右侧从上到下分别是音量键、电源+指纹键、功能键以及索尼经典的快门按键;顶部是 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 , 底部是 Type-C 接口和麦克风 。 整机三围尺寸为 165mm × 71mm × 8.2mm , 重量仅 187g , 属于今年旗舰手机里的绝对轻量选手 。
回到屏幕 , 索尼 Xperia 1 III 用的是一块 6.5 英寸 21:9 比例 3840x1644 分辨率的 OLED 屏幕 , 也是世界首款4K HDR OLED 120Hz高刷屏幕 。 由于并未采用挖孔、刘海设计 , 索尼 Xperia 1 III 视野更为广阔 , 播放 21:9 比例的视频更为舒适 , 适配更好 , 同时看小说、刷微博都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
屏幕支持 4K 大师模式以及标准模式两种显示效果 , 大师模式是索尼针对 BT.2020 色域和 10bit HDR 图像兼容做的模式 。 而选择标准模式后还可以打开自动大师模式 , 在相册、支持大师模式的视频 APP 时会自动切换到大师模式中 , 同时还可打开视频图像增强技术 , 提升显示效果 。
除了这些特点外 , 索尼今年支持120Hz 高刷新率 , 在游戏增强器中还可以打开最高 240Hz 刷新率模式 , 呈现更为清晰流畅的场景 。
影像·源自索尼微单今年 , 在影像上索尼 Xperia 1 III 也有了新的突破 。 首先是业界首款搭载双PD传感器的潜望式可变长焦摄像头 。 这颗摄像头和我们之前了解过的长焦镜头都不同 , 它不是常规的那种单一焦段的长焦 , 而是一颗可以选择在等效 70mm 以及 105mm 之间变换的长焦镜头 。 有了这颗摄像头 , 索尼能够用三颗摄像头 , 做到 16mm+24mm+70mm+105mm 四个焦段覆盖效果 。
反馈到手机页面 , 则是通过三颗摄像头实现了 0.6× 超广角、1× 主摄、2.9× 长焦和 4.4 倍长焦四个焦段切换的覆盖 , 且这四个焦段都是目前手机厂商们宣传的「光学变焦」 。
回顾一下 , 三颗摄像头的参数如下:
1200 万像素主摄像头 , F/1.7 光圈 , 1/1.7 英寸传感器
1200 万像素 124° 超广角摄像头 , F/2.2 光圈 , 1/2.5 英寸传感器
1200 万像素可变焦段潜望式长焦摄像头 , 在 2.9 倍长焦时为 F/2.3 光圈 , 在 4.4 倍长焦时为 F/2.8 光圈 , 1/2.9 英寸传感器
同时 , 索尼 Xperia 1 III 依然使用了蔡司 T* 镀膜 。 眼控对焦等功能也同样在 Xperia 1 III 上搭载 ,依然可以捕捉到猫猫狗狗的眼睛 。
今年还增强了对运动物体的眼部对焦和实时追踪功能 , 这一功能模拟了索尼微单 A9 系列 , 会在追踪时出现实时的绿框 。 而且 , 绿框会在取景范围内持续锁定该物体 , 哪怕是运动状态或者是遮挡都能会持续追踪 。
我拿家里的猫猫狗狗试了一下 , 这个功能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够进一步提升成片的概率 , 以往可能需要在二三十张照片里面挑一两张 , 现在可能拍三五张就能挑到对上焦、跟踪到运动物体的照片了 。
APP 功能方面 , 摄影大师加入了 BASIC 基本模式 , 类似于常规的拍照模式 , 与其它智能手机没有太大区别 。 除此之外还有单反常用的 , 需要配合拍照键使用的自动模式、P 档、S 档、M 档 。 整体来看 , 软件方面整个操作体验都在向单反看齐 , 非常索尼 。
很索尼的还有一项 —— 高速连拍 。 在基本模式屏幕快门键上方是索尼的连拍功能 , 今年的 Xperia 1 III 支持最高 20 张连拍 , 在记录运动状态的人或物体时有很好的效果 。
不过 ,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连拍:低」模式 , 甚至觉得一直打开是个不错的选择 。 它会在每次拍照的时候进行自动连拍 , 配合拍照键的话 , 每次拍摄平均会拍下 2~3 张照片 , 日常使用不至于爆内存 , 同时又能进一步提升成片率 , 这段时间我都是默认打开这一功能的 。
\uD83D\uDC47抓拍成片\uD83D\uDC47有了这么多技术以及优秀硬件支撑 , 今年的索尼 Xperia 1 III 拍照如何?我们看看样张 。
主摄像头部分 , 整体成像是索尼的寡淡风格 , 白天来看成像效果没有太重的算法干预的感觉 , 暗部没有过于提亮 , 亮部也没有过多压制高光 , 成为了安卓手机极少数的「真实派」 。
到了夜间 , 索尼也开始了对相机算法的干预 , 可自动识别夜景拉长曝光时间 , 在暗光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弥补进光量不足导致的画面过暗问题 。
长焦部分 , 无论是 2.9× 还是 4.4× 的变焦倍数下 , 只要能够保持稳定 , 成像效果都是足够优秀的 , 再次放大的情况下还是能够保留不少的细节 。
推荐阅读
- 女子凭借一把小刀嫁接小苗月入万元,西瓜长在南瓜上,你愿意干吗
- 西安地铁奇葩乘客再出现,大妈仗义执言,怒骂嫌弃农民工的女乘客
- 西安地铁 好人难做!西安地铁“救助女孩”被质疑造假:为什么大家不信呢?
- 西安地铁 西安地铁女子被拖拽:任何人都需要被尊重
- 保安 如何看待交易界的偶像崇拜?
- 保安 地铁上那句“女流氓怎么了?”KO了那句噤若寒蝉的“对不起”!
- 西安地铁 西安地铁拖拽事件中地铁公司“侵占”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力
- 保安 西安地铁中女子遭保安拖拽得衣不蔽体,央视网发声
- 女孩 杭州郑女士走红了!戴口罩的她神秘感十足,当天竟涨粉31万
- 西安地铁 太嚣张!广东男子夜里进入便利店强行要吃得,不给就抡砖头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