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载人航天器舱外成像设备受极端高低温交变与空间辐照影响 , 成像质量受到极大约束 , 例如国际空间站多数舱外成像设备仅能达到480P或720P分辨率 , 我国天宫空间站基于工程后发优势配置了包括全景摄像机、定向摄像机等一系列舱外高清成像设备 , 分辨率皆达到了1080P 。
天和全景摄像机b拍摄图像
不受舱外空间环境影响的舱内设备往往是视觉担当 , 自神舟十二号发射以来国人也一直在期待着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拍摄属于我们自己的太空作品 。
今天 , 载人航天办公室终于为我们带来了期待已久的视觉冲击:
神舟十二号乘组01航天员聂海胜与03航天员汤洪波先后于7月21日、8月24日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空拍摄了包含地球与天和一号核心舱太阳翼元素的高清照片 。
太平洋上空聂海胜拍摄图像
天和一号核心舱太阳翼展开长度12.6米(单翼) , 面积67平方米(单翼) , 两部太阳翼发供电能力18kW , 就尺寸而言看上去的确很大 , 但薄如蝉翼的太阳翼展开前厚度却和一本字典差不多(收拢状态下) , 因为它采用了柔性砷化镓电池技术 , 光电转换效率30%左右 , 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大西洋上空汤洪波拍摄图像
设计人员采用了6台有源机构三维五步展开方案 , 15发火工品率先起爆 , 解除太阳翼与核心舱小柱段舱壁的固定 , 收拢机构随即两两展开与舱壁呈90度夹角;紧接着收拢机构沿旋转轴旋转90度 , 并解除收藏箱约束 , 最后伸展机构带动太阳翼展开 。
天和一号核心舱太阳翼展开效果图
汤洪波在大西洋上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核心舱太阳翼的诸多细节 , 镜头近处与远处的箱板结构就是收纳太阳翼的收藏箱 , 远处箱板还可以看到锁扣机构 , 中间还有支撑太阳翼的桁架结构 , 太阳翼两侧的带状物一直延伸至靠近核心舱一侧收藏箱的箱板 , 推测是太阳翼电力传输线路 。
天和一号第二象限太阳翼(汤洪波拍摄)
太阳翼收藏箱锁扣与箱板
太阳翼电力传输线路
支撑太阳翼的桁架结构
核心舱太阳翼只是小试牛刀 , 明年将要发射的问天号实验舱与梦天号实验舱配置的太阳翼规模更大 。
值得一提的是 , 当前由天和一号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主要采用连续偏航模式飞行 , 两个实验舱到位后天宫空间站将主要以三轴对地稳定方式运行 , 目的是尽可能发扬实验舱太阳翼的发供电能力 。
为了克服积木式空间站太阳翼相互遮挡影响发供电能力问题 , 天宫空间站创新了桁架结构概念 , 它不用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在纵向舱段上架设大型桁架 , 而是基于两个横向对接实验舱的大跨度与实验舱末端的小桁架构成天宫独有的桁架结构用于布置大型太阳翼 。 俄罗斯新设计的下一代空间站也学习并借鉴了这一方案 。
天宫空间站创新的桁架结构
俄罗斯下一代空间站借鉴天宫桁架设计
实验舱太阳翼布局问题解决后还有新问题 , 就是实验舱太阳翼对核心舱太阳翼的遮挡 , 同类问题在国际空间站也同样存在 。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未来会出现“新人类”吗?巴瑶族仍在进化,身体同常人有差异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少女,面容如生看着像睡着了,死法其实很残忍
- 航天员在太空过春节无聊怎么办?网友给支招:3个人可以玩斗地主
-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过大年,王亚平女儿让妈妈只摘一颗星星
- 为何太阳光照到地球会变热,但日地之间的太空,却冷到不行?
- 景海鹏:中国唯一一位三次登上太空的人,妻子子女如今何在?
- 中国最遗憾的航天员:备战24年无缘太空,这一次他又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