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 来自天宫空间站的视觉冲击:宇宙繁星点点,球景房比肩高铁卧铺( 二 )


国际空间站俄舱段太阳翼受桁架太阳翼遮挡影响
对此我们也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 天和一号核心舱太阳翼具备拆装功能 , 待两个实验舱到位后可由机械臂辅助航天员进行拆卸 , 再转位至实验舱小桁架末端安装 , 并在轨重构供电通道 , 从而完美化解遮挡难题 。
机械臂辅助航天员转移核心舱太阳翼
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的首批航天员摄影作品中还有两张汤洪波拍摄含有舷窗元素的照片 , 目前已知当前天宫空间站组合体有5个舷窗 , 分别是天和一号核心舱小柱段三个睡眠区的3个舷窗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2个舷窗 。
汤洪波拍摄的睡眠区舷窗
舷窗是载人航天器的标配 , 俯瞰地球领略太空美景只是附带作用 , 其主要职责是用来观察航天器的运行状态 , 它可以在电子设备失效的情况下作为航天员对外观察的托底手段 , 是载人航天器的眼睛 。
舷窗也是空间站整体结构的薄弱环节 , 比如舷窗玻璃的密封、空间碎片撞击对它都是潜在威胁 , 尤其是在天宫空间站长达十至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寿命预期背景下 , 如何确保空间站舷窗的长期稳定也是头等难题 。
天和一号核心舱舷窗的核心部件“耐辐照玻璃”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历时十年研制 , 他们先后攻克了高光学质量制备、优异耐辐照性能、力学增强及可靠性分析等技术难题 , 解决了舷窗玻璃空间环境下的长寿命问题 , 提供了多批次近百块耐辐照舷窗玻璃 , 保障了空间站舷窗长期在轨有效运行 。
汤洪波的睡眠区
两张带舷窗元素照片都是在汤洪波的睡眠区拍摄 , 天和一号核心舱卫生间就在隔壁 , 这里是天和一号核心舱的第二象限 , 舷窗特写照片中有两个玩偶摆件 , 另一张舷窗元素照片中呈现了睡眠区的形貌 , 有网友感叹这真的是“球景房” , 其居住环境可以比肩高铁卧铺 , 甚至更优 。
核心舱睡眠区与高铁卧铺对比
天上的航天员能看到星星吗?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长期不解的疑问 , 答案是可以看到 。
在地球上由于大气吸收部分太阳光 , 因此变得十分明亮 , 微弱的星光完全被这种光亮所淹没 , 所以在白天我们很难用肉眼看到星星 。
航天员在太空中没有大气层干扰看到星星的机会更多 , 不过 , 地球与太阳仍然是两个强大的光源 , 同时还有所在航天器舱壁的反射 , 但只要在背对干扰源的方向都可以看到星星 , 无论白天黑夜皆是如此 。
【天宫空间站|来自天宫空间站的视觉冲击:宇宙繁星点点,球景房比肩高铁卧铺】地球反射光源也很强烈
天宫空间站第一次出舱活动时坐镇舱内机械臂操控台的聂海胜充满好奇心地问舱外航天员 , 能看到满天繁星吗?当然他在舱内也是可以看到的 , 但舱外航天员有更佳的视野 。
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的系列组图中有三张照片都可以看到满天繁星:
聂海胜在太平洋上空拍摄
汤洪波在过境埃塞俄比亚上空拍摄
汤洪波拍摄北非大陆的万家灯火
当前空间站组合体呈轴向结构布局 , 舱内航天员只能透过舷窗俯瞰地球 , 难以看到空间站本体 , 待明年两个在二四象限对接的大型实验舱到位后我们将有更多视角的空间站本体高清照片出炉 。
问天号实验舱最值得期待 , 因为该舱段也配置有三个睡眠区 , 以满足在轨轮换时6人同时驻站需求 。 按照核心舱睡眠区的设计惯例 , 问天号实验舱的舷窗也可能布局在睡眠区 。
首都夜景
话说原本只是几张照片 , 没想写这么多字 , 无奈天宫空间站如此优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