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骸 世界是如何一步步被鸡“占领”的?( 二 )


从西亚走向欧洲
印度河谷地区是重要的家鸡驯化中心 , 在公元前2000年前已广泛饲养家鸡 。 这里也是欧洲和亚洲鸡种的主要起源地——大量考古记录表明 , 家鸡经由印度河谷地区扩散到西亚 , 继而进入欧洲和非洲 。
家鸡从东南亚向西迁徙至欧洲的可能路线图:A为家鸡主要驯化中心 , B为西亚地区 , C为欧洲 | 参考文献[9

欧洲的鸡可能是由西亚的腓尼基人带来的 , 考古学家从半岛上的腓尼基人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9世纪末的家鸡遗骸 。 在英国 , 最早确认的鸡骨考古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到390 年之间 。 整体来说 , 公元前1世纪之前的欧洲考古遗址中鸡遗骸比例极低 , 到公元前1世纪 , 家鸡的遗骸在欧洲各处已经非常常见了 。
欧洲文学作品也印证了这一点: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在他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传世作品中从来没有提到过鸡 。 直到公元前6世纪 , 希腊文学作品才出现鸡 , 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鸡的概念和形象 。 公元前5世纪 , 古希腊著名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将鸡称为“波斯鸟” , 可能表明这一时期鸡是从伊朗(古称波斯)进口到希腊的 。
古希腊将鸡称为“波斯鸟” | Pixabay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也同样证明欧洲鸡与印度鸡渊源颇深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线粒体DNA对全球地方鸡种和东南亚红色原鸡进行遗传分析 , 推测多个家鸡母系祖先可能由印度尼西亚起源 , 向西传播到印度 , 并在印度完成第一次群体扩张 , 再由印度近中东地区传播到欧洲 , 在欧洲完成第二次群体扩张 , 逐渐形成欧洲家鸡的主要母系祖先 , 并对全球的现代商品鸡种产生深远影响 。
非洲大陆的家鸡可能通过陆路和海路等多条路线从印度引入 。 非洲最早关于家鸡的记录来自埃及 , 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 , 不过这些记录并非家鸡遗骸 , 而是根据埃及墓葬中出土的古文典籍和图像推测 。
一只公鸡头出现在公元前1450年的埃及墓葬壁画上 | G. A. Hoskins Travels in Ethiopia
公元前1300年出现在埃及法老图塔卡蒙墓地附近的石灰岩壁画 | 参考文献[11

目前 , 非洲最古老的鸡骨发现于埃塞俄比亚 , 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 。 普遍的看法是 , 来自印度的家鸡经由美索不达米亚到达埃及 , 随后沿着尼罗河谷向南扩散到努比亚 , 然后沿着苏丹-萨赫勒走廊 , 从东非海岸一路向西 , 随即在沿路的非洲国家扩散开来 。
对于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来说 , 这里的土著鸡与东非沿海地区有着更强的遗传联系 , 而不是直接来自印度次大陆或东南亚 。 另一个证据是 , 马达加斯加语里的“鸡”是从东非海岸的班图语中借来的 , 并非来自南岛语系 。
漂洋过海 , 征服美洲
除了向北扩散到东亚和向西传播到西亚之外 , 鸡也开始跟随人类向东漂洋过海 , 进入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 。
早在公元前3000年 , 从中国大陆迁徙到东南亚岛屿的第一批移民 , 可能将猪、鸡、甘薯等畜禽和农作物带入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岛屿 , 今天大多数太平洋岛屿的考古遗址中 , 均发现了家鸡的遗骸 。
线粒体DNA进行测序分析表明 , 大约3850年前 , 家鸡在密克罗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岛屿之间随着人类的迁徙而扩散 , 在之后数千年里 , 家鸡经由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群岛、瓦努阿图岛的东迁路线 , 逐渐扩散到波利尼西亚群岛 , 进而远及北端的夏威夷岛和东端的复活节岛 , 即将横跨浩瀚的太平洋踏上神秘的南美洲土地 。
家鸡在太平洋迁徙路线图 | 参考文献[16

家鸡的这一扩散路径 , 也印证了人类漂洋过海征服太平洋群岛的伟大壮举 。 甚至有研究显示 , 南美洲出土的家鸡遗骸可能改写人类发现美洲大陆的历史 。
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洲的鸡是由西班牙人公元1500年前后带去的 。 不过 , 1532年当西班牙侵略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zaro)带人闯入当时非常繁荣的印加帝国时 , 他们发现当地已广泛饲养鸡 , 并将鸡用在很多印加宗教仪式上 。 如果印加人只是在短短几十年前接触从欧洲人带来的鸡 , 那么可能很难将鸡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中 。
2007年 , 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这一谜团带来了新的解释 。 研究人员对智利中南部一个考古遗址出土的一堆鸡骨头进行了仔细研究 , 他们检测出这些鸡曾生活在公元1321-1407年之间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智利出土的鸡骨和波利尼西亚的鸡骨中的线粒体DNA之间的变异位点惊人地相似 , 而现代鸡却缺乏这些变异位点 。 因此 , 600多年前生活在智利的鸡可能是波利尼西亚人漂洋过海带过来的 , 这一时间早于欧洲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