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地球与人类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你了解吗?( 四 )


时间来到了10点20做右的时候 , 大概至今5.8亿到6亿年前左右 , 地球上再一次经历短暂的冰河期 , 之后出现了非常高级的生物-水母和三叶动物;水母和三叶生物都非常大 , 就和一个伞的直径一样 。
时间来到了10点30分 , 地球上发生了一个奇迹 , 在生物界上发生了一个奇迹 , 就是寒武纪大爆发 , 在短短的1000万年时间 , 从时间表上看就短短两分钟内 , 10点30~10点 32分 , 地球上一下子出现了35个门的生物 , 地球现存34个门 , 灭绝了6个门 , 也就是说地球到现在为止总共出现过40个门的生物 , 其中有35个门 , 就说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都在这2分钟之内诞生了 , 这个事情因为进化论是解释不了的 , 达尔文自己也承认 , 它也说进化论是无法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 , 但这个事情用神创论是可以解释的 , 这很奇怪 。
现在科学主流观点认为 , 这个寒武纪大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们觉得这是一个假象 , 就是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两分钟之内爆发的 , 而是就那两分钟的环境特别适合生成化石 , 所以我们现在挖到的 , 化石都是那个时候的;后来有人找出一个理由就说有可能就是生物正好到那个时候都特别适合生成化石 ,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 还有鸟类的共同祖先 , 就是在10:30的时候诞生的 , 而这个祖先就是硬骨鱼;硬骨鱼的化石也发现了 , 在中国昆明发现的 。
时间到了10点50分 ,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了;地球突然变冷 , 寒武纪大爆发了 , 一半的生物灭绝了 。 不过这灭绝的并不是说一半的门没有了 , 而它各个门都留下了一些;好像又过了7000万年到了11点了 , 发生了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这次生物大灭绝 , 灭掉了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 , 但是与此同时 , 鱼类进化出了肺 , 可以呼吸外边的空气了 , 于是就产生了两栖生物 。
海洋生物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 在这个危机的情况之鱼进化成肺 , 可以在陆地上生存了 , 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水;每次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 , 就产生一个进化 。
目前发现最早的两栖动物叫做鱼石螈 , 两栖动物经过3000万年的进化 , 时间到了11点05分 , 就是距今3.2亿年前;鱼石螈完全脱离了水 , 就产生了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叫林蜥 , 林蜥体长20公分左右 , 现在已经没有了 , 它的化石在加拿大发现 。
又过了10分钟就过了6000万年 , 11点15分的时候发生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 也是最严重的一次 , 96%的海洋生物灭绝 , 70%陆地生物灭绝 , 但是在这次大面积结束不久 , 也就是11点20分的时候 , 恐龙出现了 , 恐龙其实就是突然站起来的蜥蜴;目前最早的恐龙化石是在阿根廷发现的 , 就是始盗龙 , 始盗龙就是两族行走的 , 体长1米 , 杂食性动物 , 有5根手指 , 手掌跟人差不多;和恐龙同时诞生 , 就是哺乳动物 , 目前发现的最早哺乳动物叫做吴氏巨颅兽 , 1985年在中国云南发现的;这个巨颅兽感觉挺大的 , 但实质上只有曲别针大小 , 半个手指这么大 , 特别小的一只小狗 , 又有点像老鼠 。
那么它这么小为什么叫巨颅兽?是因为它脑袋特别的大 , 占身体的1/3 , 所以叫巨颅兽 , 所以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灭绝了那么多的物种 , 但是诞生了两个进化 , 一个是哺乳动物 , 一个是恐龙;最开始的哺乳动物浑身长毛 , 这也是很奇怪的 , 就是恐龙也好 , 蜥蜴也好 , 鱼也好 , 没有浑身长毛的 , 但是从哺乳动物开始浑身都是毛 。
时间来到了11点30分 , 也就是恐龙诞生了3000万年后 , 距今2亿年左右的时候发生了第4次生物大灭绝 , 70%的物种灭绝了 , 这次生物大灭绝居然没有影响到恐龙 , 反倒把恐龙的所有的竞争者全灭掉了 , 就造成了后来恐龙的无比强大和繁盛 , 原因不明 。
时间来到了11点50分 , 就是过了大概1.6亿年左右 , 距今6500万年前 , 一个直径大概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 , 突然撞击了墨西哥 , 这个是第5次生物大灭绝 , 在这次灭绝当中恐龙彻底消失 。
总结这5次生物大灭绝都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在10点50分 , 第二次发生在11点 , 第三次发生在11点15分 , 第4次发生在11点30分 , 第5次发生在11点50分 。 大概就在这一个小时之内5次生物大灭绝 , 而且这5次生物大灭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部因为宇宙原因造成 。
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之后 , 又诞生了什么高级的动物?就是灵长类动物 , 灵长类动物经过5000万年的基因突变 , 杂交之后 , 最终在11点59分12秒诞生了最初的人类古猿 , 我们人力在12点地方 , 正好在地球生命的一半的地方 , 古猿到我们只用了48秒 , 其实是500万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