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 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南极 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文章图片

南极 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文章图片

南极 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文章图片

南极 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文章图片

把一种物种吃灭绝 , 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 , 没有生物可以做到 。 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 地球上的生物有38亿年的演化史 ,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次次的灭绝事件 , 但生命是顽强的 , 只要有资源有空间 , 就会一点点地恢复过来 , 新的物种也会随时的出现 。
在整个演化的过程中 , 既然可以长时间的存在 , 那也就意味着适应了食物链的等级关系 , 不然早都已经被自然环境所淘汰 。 我们先来理解整体的概念 , 最后再说磷虾!
都在地球上混 , 被吃灭绝 , 我不要面子吗?
只要是生物都有两个发自内心不讲道理的追求 , 那就是生存和繁衍 , 要想实现这个两个目标那就必须要填饱肚子 , 因此说地球上的生物最本质的需求就是补充能量 。 不论我们吃什么 , 只要是满足身体能量所需就好 。
地球上生机勃勃万物繁荣 , 能量来源就是太阳带来的辐射能 ,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这些能量固化下来 。 除了一部分供自己的生长所需 , 还有一部分传递到下一级别的消费者中 。 例如草原上牛马羊吃草 , 它们就算是一级消费者 , 一般指的都是草食性动物 。
【南极|南极磷虾每年被吃掉至少2亿吨,为何至今还没有灭绝?】
那也不可能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级消费者 , 大家都去吃草 , 这并不现实 , 当然效率也不高 。 自然而然二级消费者就出现了 , 一般它们指的都是肉食动物 , 主要是吃草食性动物 。 这也很好理解 , 一部分动物去吃草 , 一部分动物去吃肉 。 当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里 , 这个能量流动的链有长有短 , 但是呈现金字塔的模型 。 也就意味着越往上 , 能量越少 , 也就意味着种群数量会少 。
在地球上混的生物没有不被吃的存在 , 开始顶级猎食者老虎狮子 , 死后也会被微生物分级昆虫来吃 , 当然人类也不例外 。 但是在长久的被吃中 , 所有物种都挺过来了 , 我吃猎物 , 天敌来吃我 , 整体系统非常稳定 , 如果是仅仅被吃就灭绝了 , 那根本不存在 。 这个稳定性都要得益于每个物种的“特长” , 跑得快、跳得高、尖牙利爪、具有毒性等等 , 这些都是立身之本 。
现在来说磷虾每年被吃掉2-3亿吨 , 但却不会灭绝是什么原因
其实就是因为磷虾也有立足之本不怕被吃 , 因此它们也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南极磷虾自然主要活跃在南极海域 , 也被称为海洋生态系统的蛋白质库 , 很多海洋生物都以它们为食 。 根据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以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预估 , 南极磷虾的总储备在4-6亿吨左右 。
这是什么概念?全球总人口大约70亿 , 这还包括男人女儿老人儿童 , 个体重量取70公斤 , 那么人类这个物种的总重量大约是4.9亿吨 , 当然这里的70公斤取值可能还要偏大 。 这也就意味着南极磷虾的储备比人类总重量还要多 。
磷虾虽然多 , 但是每年的消耗也不在少数 , 据有关机构的预估 , 每年磷虾都会被吃掉2-3亿吨 , 也就是减少一半的重量 。 这些磷虾主要都被齿鲸、海豹、海狮、乌贼以及一些小型鱼类吃掉 , 而磷虾主要吃浮游生物或者植物 , 那么按照前文所说的 , 这是一个很健康的等级关系 , 大家都处在食物链之中让能量完美的流动 , 磷虾根本就吃不没 。
而磷虾的立身之本很简单 , 那就是生长速度快 , 成熟的就快 , 并且还非常能生 。 一只雌性南极磷虾每次产卵6000-10000颗 , 其中大部分都可以正常的长大 。 因为南极磷虾卵会下沉到深海 , 孵化后小磷虾是一点点的向上层移动 , 这个过程就可以尽量避免磷虾在小的时候碰到天敌 , 因此存活率是比较高的 。
这是一个经受住历史考验的稳定过程 , 因此南极磷虾根本就吃不没 , 除非有人类的加入 。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bug , 只有人类这个物种可以把其他动物吃灭绝
人类对于其它动植物的猎捕有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 , 这就打破了平衡 。 目前来看南极磷虾每年被消耗2-3亿吨 , 人类在其中的贡献并不多 , 包括中国、韩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智利等13个国家都在南极捕捞磷虾 , 但是每年的捕捞量不会超过40万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