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这怎么可能?


科学家 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这怎么可能?
文章图片

科学家 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这怎么可能?
文章图片

科学家 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这怎么可能?

引言:关于地面之下 , 是隐藏着无数秘密的 , 对此人类也一直保持着好奇之心和脑洞大开的想象 。 就像是17世纪的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 , 他就推断 , 地球应该是由一系列非常薄的球状壳镶嵌组成 , 并且这些壳的空隙处是充满气体的 。
神学家托马斯伯内特则是认为地球具有很多灌满水的深渊 , 1798年 , 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发现地球的平均密度要高于水5倍左右 , 从而使人们停止了地球可能是由气体或水一样液体组成的猜想 。
地球组成结构
【科学家|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这怎么可能?】随着近年来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 , 科学家们通过磁力、重力、地震波等等科学方法探知地球内部 , 然后根据化学成分以及密度的分析 , 发现地球表面之下是由三层结构组成 , 依次为地壳、地幔还有地核 。
在组成地球的这三层物质中 , 没层地物质和温度都有所不同 , 地中地幔与地核相对稳定 , 地壳却是经常的发生移动等变化 , 地壳的演化也贯穿着整个地球与人类历时 。 而对于地壳、地幔以及地核的体积占比 , 其实与鸡蛋的蛋壳、蛋清、蛋黄十分相似 , 就像是地球的地壳与蛋壳一样 , 约占到了总厚度的0.2%-1.1%左右 。
地壳的平均厚度达到了33千米 , 向海洋下面的地壳会薄一些 , 有些地方不足10千米 , 也正是随着地壳的运动 , 才导致了所谓的沧海桑田 , 它可能会使陆地变为海洋 , 也可能会使海洋变为高山 , 它的活动可以引发海啸 , 也会导致地震与火山的爆发 。 地壳的构成物质大部分都是岩石构成 , 最外部覆盖着较薄的沉积岩、风化土以及海水 。
此外就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所组成 , 这也被人们称为硅铝层 , 当然在大洋深处很多的地方可能也没有硅铝层 , 才是富含硅和镁的硅镁层 。 人类大量开采利用的资源 , 大部分都存在于地壳部分 。
地壳往下 , 就是地幔 , 地幔可以从地壳一直向下延伸2990千米深 , 它属于固体层 , 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3% , 质量占到了地球的66% 。 而地幔又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 上地幔的物质比较坚硬 , 温度可达到400℃和2000℃ , 这里是由富含镁的硅酸盐所组成 。 下地幔则是含有更多的铁 , 温度可达到2000℃和3500℃ , 由半固态的硅酸盐岩石组成 。
在地幔中含有一种半流动状态的物质 , 这种物质本身并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 但如果地壳出现破裂 , 那这些物质就会顺着裂缝喷涌而出 , 也就是所谓的火山喷发 。
地球的内部构造竟然全部是铁
地幔的下面就是地核了 。 地核延伸到了2900至4980千米深 , 又被分为外地核与内地核 , 主要都是由液态铁与镍构成 , 温度更是高达3500℃和4000℃ 。 越过了4980-5120千米的过度带 , 下方就是内地核部分 。 内地核半径约1300千米左右 , 主要是由铁以及少量的镍所构成 , 温度保持在4000℃4700℃ 。 由于地核距离地球表面的距离实在太远 , 所以对他的探测非常具有难度 , 现如今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并不是十分充分 , 科学家们只能通过估算地核物质的密度、地核温度以及地核压力 , 计算出那里的物质应该属于比较常见的铁 。 然后根据陨石等物质 , 科学家推测地核内核处 , 应该是以铁镍为核心物质 , 但是以铁为主的情况 。
总结:但目前我们并没有采集到地核的样本 , 所以目前关于地核成分的相关理论也无法证实 , 关于地球的内部构造 , 还有许多的疑点等着我们去一一揭开 , 我们也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 , 终有一天 , 我们会把这些秘密一步步的全部揭晓 , 更加充分的了解我们地家园——地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