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雨天 , 如果你去泥土地里溜达一圈 , 必然会发现一些很长的蚯蚓在地面上愉快地玩耍 , 但是 , 雨后 , 你同样也会发现一些蚯蚓没有爬回地下 , 被晒成了“蚯蚓干” 。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有同样的疑问:下雨天 , 蚯蚓为何会从地下爬出来?又为什么一些蚯蚓在晴天后不躲回到地下 , 被活活得晒死?带着这两个儿时的疑问 , 我们一起来聊聊被达尔文称为“地球上最有价值动物”的蚯蚓 。
达尔文最著名的著作虽然是《物种起源》 , 但是其晚年著作《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在科学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 可以说达尔文的晚年全部都奉献给了蚯蚓 。 他在书中用到“人类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保持土壤肥力的守护神”等词汇来形容蚯蚓 , 这不禁让我们对这种随处可见、体型小巧的寡毛亚纲动物肃然起敬 。 同时 , 基本上我们对蚯蚓所有的疑问 , 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 下面我们就结合达尔文观察的结果以及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解答一下上面的两个问题 。
蚯蚓下雨天为什么从地下爬出来?
蚯蚓是环带纲寡毛亚纲下所有动物的统称 , 从习性上看 , 有超过90%的蚯蚓生活在陆地上 , 只有少量的蚯蚓生活在水中(水蚓) 。 这些生活在陆地上的蚯蚓均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之中 。 这是因为蚯蚓主要以腐烂的叶子为食 , 而且它们身上有一层湿滑的粘液 , 如果在地面上 , 体表会迅速地干掉 , 从而无法获取氧气 , 最终死于脱水和缺氧 。
不过 , 在下雨天 , 蚯蚓们会一反常态 , 从湿润的土壤中钻到地面上 。 关于它们爬出地面的原因 , 目前有三个比较科学的说法:
第一:寄生虫说 。 在达尔文的《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一书中 , 达尔文认为:雨天蚯蚓之所以会爬到地面上 , 是因为寄生虫在作祟 , 这些寄生虫主要以孢子虫为主 , 孢子虫无法单独生存 , 它必须寄生在动物身上 , 但是对于寄生在蚯蚓身上的孢子虫来说 , 它们只能通过蚯蚓繁殖期进行传播 。 所以 , 为了更好地传播 , 孢子虫会控制蚯蚓在雨天(不会死)爬出地面 , 这样就增加了蚯蚓们相遇的机会 , 从而进行传播 。 不过 , 孢子虫导致蚯蚓雨天出来不适用于所有蚯蚓 , 因为科学家们曾经收集过雨天的蚯蚓 , 发现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被寄生虫感染的 。
第二:繁殖说 。 蚯蚓虽然是雌雄同体的动物 , 但是它是无法自体受精的 , 所以蚯蚓的繁殖依赖于互相繁殖 。 但是 , 蚯蚓生活在地下 , 一层土壤相隔就可能导致它们无法见面 , 从而繁殖几率大大的降低 。 但是 , 雨天时 , 没有阳光照射 , 地表的湿度拉满 , 此时的条件已经满足它们来到地面上 。 而且湿滑的地表也有利于它们移动 , 此时它们就可以互相地寻找繁殖的对方 , 从而有利于繁殖 。 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 因为蚯蚓在适宜的条件下 , 每月都可以繁殖 , 这就导致了它们在雨后出现的几率增加 , 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下雨蚯蚓就出来了” 。
第三:雨天土壤环境的改变 。 早在20世纪20年代 , 日本的一位学者就提出 , 蚯蚓之所以雨天爬到地面上 , 应该与水的过量渗入会导致蚯蚓被淹死有一定的关系 。 但是 , 这个说法随即就被推翻了 , 因为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说明 , 我们将一条蚯蚓放入水中 , 它并不会淹死 , 而随着下雨的停止和雨水的继续向下渗透 , 它们很快就不会处于水的环境中 。 之后 , 另一位科学家根据这个理论 , 继续研究发现 , 下雨时 , 土壤中的溶氧量会减少 , 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增加(雨水在地表形成了氧气与土壤接触的隔离层) , 或许是蚯蚓逃离地下的原因 , 因为随着溶氧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 蚯蚓的呼吸会愈加困难 。
小结:蚯蚓之所以在雨天(通常是清晨)爬出地面 , 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 而决定它们爬出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寄生虫、繁殖以及土壤中的氧气含量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癌症会传染吗?人类接触癌细胞不会传染!但要小心这3种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