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伽利略 惯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
文章图片

在读正文之前 , 我希望大家读读关于惯性研究的历史内容 。
早期学说
主要从伽利略开始 , 从伽利略开始 , 惯性问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惯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发表的 , 它是作为捍卫日心说的基本论点而提出来的 。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保持物体以匀速运动的是力的持久作用 。 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证明物体在引力的持久影响下并不以匀速运动 , 而是相反地每次经过一定时间之后 , 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 。 物体在任何一点上都继续保有其速度并且被引力加剧 。 如果引力能够截断 , 物体将仍旧以它在那一点上所获得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 伽利略在金属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中观察到 , 金属球以匀速继续滚过一片光滑的平桌面 。 从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就得到了惯性原理 。 这个原理阐明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 , 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
他主张 , 施加外力改变的是物体的速度而不是位置;维持物体速度不变 , 不需要任何外力 。 为了证实他的主张 , 伽利略做了一个思想实验 。 让静止的小球从点A滚下斜面AB , 滚到最底端后 , 小球又会滚上斜面BC , 假设两块斜面都非常的平滑、摩擦系数极小 , 而且空气阻力微弱 , 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 则小球会滚到与点A同高度的点C;假设斜面是BD、BE或BF , 小球也同样地会滚到与点A同高度的位置 。 只不过斜面越长 , 往上滚的时候 , 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减少量会变得越小 。 假设斜面逐渐延长 , 最后变成水平面BH , 则基于“连续性原则”该小球“本应当”回到与点A同高度的位置 , 然而由于事实上BH是水平的 , 小球永远不可能滚到先前的高度 , 而速度的减少量将变成0 , 因此小球会不停地呈匀速直线运动 。 伽利略总结 , 假若不碰到任何阻碍 , 那么运动中的物体会持续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 他将此称为惯性定律 。
这理论刚被提出时并不被其他学者接受 , 因为当时大多数学者不了解摩擦力与空气阻力的本质 , 不过伽利略的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 经过抽象思维 , 抓住主要因素 , 忽略次要因素 , 更深刻地反应了自然规律 。
值得注意的是 , 后来 , 伽利略从惯性定律推论 , 假若没有任何外在参考比较 , 则绝对无法分辨物体是静止不动还是移动 。 这观察后来成为爱因斯坦发展狭义相对论的基础 。
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是近代科学的起点 , 它摧毁了反对哥白尼的所谓缺乏地球运动的直接证据的借口 。
6、笛卡尔
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 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 , 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 不仅速度大小不变 , 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 , 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7、牛顿
而被现代社会所普遍认知的惯性原理 , 来自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1687) , 定义如下:
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
一切物体都将一直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直到出现施加其上的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
写出牛顿第一定律后 , 牛顿开始描述他所观察到的各种物体的自然运动 。 像飞箭、飞石一类的抛体 , 假若不被空气的阻力抗拒 , 不被引力吸引坠落 , 它们会速度不变地持续运动 。 像陀螺一类的旋转体 , 假若不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损耗 , 它们会永久不息地旋转 。 像行星、彗星一类的星体 , 在阻力较小的太空中移动 , 会更长久地维持它们的运动轨道 。 在这里 , 牛顿并没有提到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参考系之间的关系 , 他所专注的问题是 , 为什么在一般观察中 , 运动中的物体最终会停止运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