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鹿晗:不要“流量”要“编制”,这一次他是真的看透了?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有关“鹿晗考编制”的消息登上热搜。
相关的消息对此言之凿凿,宣称“鹿晗已经参加过三次考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没有通过面试,而第三次连面试都没进”。
尽管这个话题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但鹿晗本人并未回应过此事。
虽然不知道“考编制”是否确有其事,但按照鹿晗那种敢想敢做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来也并不奇怪。
作为娱乐圈的初代流量,鹿晗从一出道开始就拥有超高人气。
鹿晗|鹿晗:不要“流量”要“编制”,这一次他是真的看透了?
文章插图

2014年,在和韩国的经纪公司解约之后,来自国内的通告、代言也是不计其数地向他涌来。
他接拍了一大堆的影视作品,尽管最终效果良莠不齐,但鹿晗这个名字却一度成为流量数据时代的一种象征,甚至可以说鹿晗开启了内娱的“流量时代”。
首创微博超级话题;微博转评创吉尼斯纪录;开创微博明星势力榜并连续两年霸榜第一;首张个人专辑十分钟出售10万张,成为内地首张获得认证的白金唱片……
2017年,鹿晗以20多项广告代言连续九个月霸榜热度最高男明星榜单,问鼎2017年艾漫数据最具商业价值男明星排行榜榜首。
也是在这一年,娱乐圈各种流量相继崛起,艺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在这时,鹿晗却公开了自己和关晓彤的恋情,并且高调秀恩爱。
对艺人而言,在演艺事业上升的高峰期宣布恋爱消息,无异于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一些过激的粉丝无法接受,甚至选择脱粉。但鹿晗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是说“要对自己的女孩负起责任。”
然而,流量型艺人需要“营业”,这个概念源自韩国娱乐圈,随着这两年华语娱乐圈偶像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概念,指的是偶像型艺人通过自拍、首唱会、见面会、参加综艺节目等等形式和粉丝群体互动。
鹿晗|鹿晗:不要“流量”要“编制”,这一次他是真的看透了?】但是鹿晗却很少在传统范围之内“营业”,最近一次“营业”,是7月12日欧洲杯决赛,足球迷的狂欢夜。
而在这吸引流量的最关键节点,咪咕视频欧洲杯期间颇受好评的“第二现场”,请来鹿晗担任比赛评论员。
这场联动在饭圈和体育圈都引起了不小关注。流量明星解说足球?似乎很容易被套上“不务正业”或者外行的指责,但鹿晗却得到了不少来自球迷和体育圈的正面评价,“解说一点也不含蓄,很有自己见解”。这画风出现在鹿晗身上也不奇怪,这位众所周知的铁杆曼联球迷,对于体育迷早已成了“自己人”。
在去年的综艺《哈哈哈哈哈》里,鹿晗和其他嘉宾连行李都没带被骗上游轮,结果顶着大素颜和油头拍了好几期,这对于一贯妆容精致的偶像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近两年来,鹿晗的很多选择似乎都和常规的流量运营思路大相径庭。最典型的是去年他主演的两部剧集《穿越火线》和《在劫难逃》,让人见识到了鹿晗的另外一面。
前者让鹿晗涂黑了脸、穿上大裤衩和人字拖演了一个游戏宅男,后者则让鹿晗挑战了反面角色,跟戏骨王千源对戏。
无论是剧集口碑还是鹿晗的表现,这两部剧都得到了不少正面认可,《穿越火线》成功破圈,收获了娱乐圈和电竞圈的高度认可,豆瓣评分稳定在8分,还成功拿下了上海电视节互联网精品剧集表彰;《在劫难逃》里鹿晗饰演的赵彬彬,也以强烈的反差感刷新了外界对鹿晗的认知,导演五百表示:“小鹿是属于越演越好的那种。”
鹿晗|鹿晗:不要“流量”要“编制”,这一次他是真的看透了?
文章插图

鹿晗|鹿晗:不要“流量”要“编制”,这一次他是真的看透了?
文章插图

说球、演反派、素颜上综艺,可以说是流量运营的逆向操作。而对于鹿晗,这些突破个人形象的动态,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更丰富的真实形象。
和鹿晗合作了《在劫难逃》的演技派王千源,也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对鹿晗的肯定:“跟我在一起合作的这个空间里,我认为他是最努力最敬业的。”
打破流量玩法,鹿晗的逆向运营让他超越了偶像的定位,进一步成为大众认知里有实力、有态度的多栖艺人,打破了流量寿命的天花板,或将在未来走得更长远。
鹿晗曾表示,大众难以主动接受“流量明星”突然而来的舆论热度,需要通过自我的强化来向外推动。在这种清晰的认知下,这位“90代流量”如今已经完成了某种形象转身。
每个时代其实都有“流量明星”,从香港时代的四大天王,到80代偶像通过一系列热播剧出圈,他们也都在其发展初期经历着传统视角的挑剔,虽然叫法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能够走到最后的,无不是靠作品说话打造了实力派形象,获得了更长期的职业生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