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 高中地理112组地理概念辨析,收藏从高一用到高三!


恒星 高中地理112组地理概念辨析,收藏从高一用到高三!


1、恒星与行星
恒星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天体之一 , 其在天球上投影的相对位置对于人类的短暂生命来讲是不变的 , 故称恒星 。 但由于地球自转 , 恒星也东升西落 。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 , 其在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中有明显的位置移动 , 故称行星 。 星座恒星星光闪烁 , 行星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 。
2、恒星与星云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 , 呈球状外表 , 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
星云呈云雾状外表 ,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 主要成分是氢 。
恒星与星云都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天体 , 同恒星相比 , 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
3、星云与彗星
星云呈云雾状外表 ,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 主要成分是氢 。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较小的天体 , 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 彗尾的长度和方向随距太阳的远近和方位而变化 。
星云与彗星的共同点是外貌上都呈云雾状 , 但两者不在一个层次上 , 星云与恒星一个层次 , 彗星绕太阳运行 。
4、流星体、流星群、流星现象、流星雨、陨星、陨石、陨铁
流星体是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和尘粒 。 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 , 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时 , 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 。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 , 称为流星群 。 流星群与地球轨道相遇时 , 大量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 , 流星数目显著增加 , 有时就像下雨一样 , 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 大多数流星雨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 (如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 , 其并不来自狮子座 , 而是辐射点在狮子座附近) 。 有的流星体在大气层中没有完全燃烧尽 , 便会坠落到地面 , 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称为陨星 , 根据其成分可以分为陨石和陨铁 。
5、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 , 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 , 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 ,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行星和卫星组成的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等 。
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都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 ,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 自转的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有23度26分的夹角 , 即黄赤交角 。
7、恒星日与太阳日
从某一颗恒星(除太阳外)位于上中天起 , 到下一次又位于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 为1个恒星日 , 时间是23时56分4秒;太阳从上中天到下一个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 叫太阳日 , 时间是24小时 。 当地球公转与自转一致时 , 太阳日大于恒星日 , 反之则小于恒星日 。 恒星日是地转自转的真正周期 , 太阳日是我们日常的计时单位 。 当太阳远离我们而去时 , 太阳日变小 , 反之则变大 。
8、回归年与恒星年
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 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度所需要的时间 , 是365日6时9分10秒 。
9、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 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 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 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 , 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 , 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 , 等同于东8区的区时 , 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 , 即格林尼治时间 。
10、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
国际上为避免日期混乱而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 , 与180度经度既有重合也有不重合的地方 。
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 在计算两个日期的面积时 , 一般用地方时而不用区时 , 同时也不考虑日界线的弯曲 。
11、晨线与昏线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 不同点是:晨线的东侧是白昼 , 西侧是黑夜;昏线的东侧是黑夜 , 西侧是白昼 。 晨昏线的长度是球面上大圆的一半 。 晨昏线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 。
12、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 , 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 , 大于0为白昼 , 小于0时为黑夜 , 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