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几何时 , 人类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第三宇宙速度 , 我能飞出太阳系 。 道理是没错 , 但你真的知道太阳系有多大吗?
2014年9月13日凌晨两点 , 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 , 宣布37年前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 , 正在飞向别的恒星 , 截止目前为止 , 它已经飞行了40年 , 距离地球227亿公里 , 远远超出了冥王星距离地球的3倍 , 但是旅行者一号真的离开太阳系了吗?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
我们讲脱离了太阳系最直观的一条指示就是 , 脱离了太阳的引力场范围 , 而旅行者一号只有当穿过了包裹太阳引力场的奥尔特星云后 , 才算真正的脱离 , 拉萨NASA所谓的航天器离开了太阳系 , 只是逃逸了屏蔽宇宙粒子的太阳风保护层而已 , 那么受太阳引力场束缚的奥尔特星云到底有多大?旅行者一号多久才能真正的飞出太阳系呢?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 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 , 冥王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是49个天文单位 , 而由冰、固态甲烷等物质弥散包裹的奥尔特星云最远距离则为5-10万个天文单位 , 按照旅行者一号目前的第三宇宙速度 , 它想彻底的离开太阳系至少还需要再飞行29000年 , 而人类文明从古埃及算起到现在不过才几千年的时间 。
【太阳系|2000年后人类飞速发展,能否成为造物主,征服星辰大海?(1)】另一个比喻更加直观 , 旅行者一号44年所飞的距离只是相当于篮球场里的一颗黄豆 , 离真的闯出太阳系家的大门还早着呢 ,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怀疑太阳系实际上是一座监狱 , 人类被囚禁于此 , 只是小白鼠 , 永远也别想逃出去 。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造物者的束缚 , 真正的探索和开拓宇宙呢?要知道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 相当于4个奥尔特星云半径 , 按照旅行车一号的飞行速度 , 我们岂不是要飞12万年 , 这怎么能够安放我们征服星辰大海的野心呢?以下是一本落满灰尘的老书《拉格朗日的遗产》记载的当时的自然科学史和哲学史 。
远古蒙昧的人类 , 终于意识到了核聚变的价值 , 并着手开始创造未来----哲学家兰尼斯拉夫 。
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于1985年提出 , 于21世纪末 , 终于在全球首席科学家Chris Lee的带领下 , 构建了第七代新型的超导托克马克结构 , 实现了工业化的可控核聚变 , 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整个人类社会迈入了核能文明的新时代 。 “赞美光明”21世纪末的哲学家吟游诗人道明淑华写道: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取了上帝的火种 , 然而这只是序章 , 就像人类刚刚学会了钻木取火 。
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 长期被卡在瓶颈中的科学技术又迎来了井喷期 , 核聚变装置的安全化、小型化日趋成熟 , 全球的工业基础和能源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后世称之为“第四次动力革命” , 航天技术领域接连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 , 可控核聚变的意义不仅仅是能源 , 同时也敲破了禁锢材料科学发展的壁垒 , 高比强材料的研发成功 , 可控聚变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 , 使得无工质化脉冲引擎成为了可能 , 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动力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这就好比纸鸢和飞机的差距 。
到了这一刻 , 人类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体面的飞行 , 实现了高能脉冲引擎的商业化后 , 人类航天器在短时间内飞出奥尔特星云也就具备了可操作性 , 终于 , B-86号载人飞船花了30多年的时间到达了奥尔特云边界 , 成为了首个离开太阳系的载人飞船 , 史诗的壮举被后世数千年的歌颂和赞美 , 那一片突破奥尔特星里面的区域也被称之为“领航的曙光” , 人类终于飞出了太阳系 , 消息惊爆了地球的人们 , 各国Z府联合开启了代号为“Breakthrough Sunshot”的联合太空开发计划 , 这项计划也被后世称为“最富雄心太空计划” 。
推荐阅读
- 太阳正以每秒400万吨的速度损失质量,地球会由此远离太阳吗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 平行宇宙理论是否支持回到过去?——霍金时间派对番外篇 原创
- 小恒星靠近地球致辐射增大?空间天气专家:别信!
- ?通往外星人的历史路径
- 探测器到达216亿千米外,得到一个悲观的结果:无法飞出太阳系
- 太阳系或许不会被“降维打击”,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糟
- 是什么导致小行星“活跃”?为什么小行星会释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