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即将返回!东风着陆场将首次启用迎大考( 二 )


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示意图
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示意图
首次启用副着陆场
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 , 着陆场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 该系统负责飞船返回舱的返回测量、搜索寻找和航天员的营救 。
选择着陆场涉及许多技术和社会问题 , 因为选择着陆场不仅要考虑发射场的位置、运行轨道倾角和高度、返回制动点位置、返回舱返回轨道和航天员的安全等 , 还与我国经度纬度覆盖范围、大陆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交通、陆上着陆海上溅落的搜救能力等密切相关 。
根据上述要求 , 经过大量的勘测、调研、分析和比较 , 我国最终选择了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作为主着陆场 。 考虑到气象相关性小、地势平坦开阔、返回机会多、测控设备可充分利用等因素 , 我国选择了距离主着陆场1000千米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部地区为副着陆场 , 即东风着陆场 。
这次“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难度比以往大 。 一是因为在“神舟十二号”之前 , 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 , 但在空间站任务中 , 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会随着不同时间节点有一些变化 , 为了节省空间站推进剂的消耗 , 将不为了飞船返回而调整空间站的轨道 , 所以飞船再入点不再是固定的了 , 为此 , “神舟”团队对返回轨道重新进行了适应性的设计 , 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 , 并改进返回的算法 , 提高了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
二是因为“神舟十二号”不再是在过去常用的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着陆 , 而是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 。 场区的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条小沙带 , 东部渐渐进入巴丹吉林沙漠 , 其理论瞄准点位于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东南方向 。 场区东西平均宽约120千米 , 南北长约190千米 , 从中可以选出几块区域作为着陆区 。 该地区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 , 冬季干冷 , 夏季炎热 , 少雨 , 多风 。 由于该着陆场位于沙漠和戈壁上 , 也有山地等高凸或坑洼的地形 , 所以搜索救援难度比以前高 , 这回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救援能力 。
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和着陆后 , 地面搜救工作举足轻重 。 目前 , 我国一般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 , 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模式 , 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快速到达、安全出舱” 。 因此 , 着陆场搜救通常包括空中搜索和地面搜索救援回收两个部分 。
空中搜索直升机一般配置7架:指挥机1架 , 通信机1架 , 搜救机1架 , 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机1架 , 医疗救护机3架 , 它们均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动态信息可实时传回北京航天飞控中心 , 主要负责返回舱搜索和航天员救援 。
搜索方式在空间上形成重叠的3个层次:一是远距离搜索发现目标 , 在返回舱出黑障前 , 用雷达对返回舱进行跟踪测量 , 预报着陆点位置;二是中距离搜索发现目标 , 在返回舱出黑障后 , 利用统一S频段测量设备跟踪测量返回舱至主伞的开伞点 , 直升机甚高频定向仪接收信标信息并跟踪返回舱至落点;三是近距离搜索发现目标 , 以着陆点的预报位置为中心 , 用直升机定向仪和车载高频定向仪搜索寻找返回舱 。
在直升机搜救航天员的任务完成后 , 返回舱的处理和运送任务就交由指挥调度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载荷运输车等特种车辆组成的地面搜索回收车队 , 他们负责现场返回舱后续处置和回收 , 按预定程序进行现场相关处置 , 将返回舱和有效载荷运至附近火车站 , 经铁路转运北京 。
主伞携带返回舱稳定下降
救援直升机
着陆后医监医保很重要
搜救队通过服装颜色区分工作种类 , 红色工作服是着陆场系统的搜救人员 , 白色工作服是航天员系统的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简称医监医保)人员 , 蓝色工作服是飞船系统的返回舱处置人员 。
一般先由返回舱处置人员先检查返回舱 , 包括反推发动机推进剂是否有残留 , 用特制的γ射线源防护盖屏蔽返回舱底部的γ高度计的γ源 , 防止辐射给救援人员带来危害 。 接着 , 打开返回舱舱门 , 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返回舱对航天员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认 , 在返回舱内协助航天员初步对地面重力进行再适应 , 包括肢体运动 , 逐步站立适应 , 补充饮用水和营养液 。 航天员出舱后 , 还需要对返回舱再次进行安全处理 , 首先关闭返回舱电源 , 取出备用火工品备用单元 , 然后卸下高度计的γ源后存储于专用保护容器内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