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 深度丨四大共识机制对比,lemo公链D-POVP机制的优势何在?


沃尔 深度丨四大共识机制对比,lemo公链D-POVP机制的优势何在?
文章图片

沃尔 深度丨四大共识机制对比,lemo公链D-POVP机制的优势何在?

共识 , 一直是区块链行业的核心 。 所有公链的成败、价值、生态等等均围绕着共识产生 。 哪条公链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到安全、明确及不可逆 , 便于提供一个最坚实且去中心化的系统 , 哪条公链就具有更高的实际价值 。
而lemo chain在业内一直以采用D-POVP机制被关注 , 那么在诸多共识机制中 , D-POVP机制到底有何优势 , 又是如何运作的就成为了解lemo chain的关键 。 本文将列举全球区块链行业最具价值的四种共识机制 , 帮助读者重新认识D-POVP机制 , 进而对lemo chain更加了解 。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 PoW)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 简称PoW) , PoW最早由比特币网络使用 , 是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的 。 POW通过工作竞争机制 , 让计算工作完成最出色的节点获得系统的奖励 , 从而完成新生成货币的分配 。 POW共识机制简单稳定 , 通过CPU来进行投票 , 拥有钱包(节点)数和算力值应该是大致匹配的 。
然而随着人们将 CPU 挖矿逐渐升级到GPU、FPGA , 直至ASIC矿机挖矿 , POW已经和原来的去中心化、算力均匀分布的初衷渐行渐远 。 这违背了数字货币的设计理念 , 导致比特币的用户分裂为持币者和矿工两个人群 , 社区也分裂为交易社区和服务社区 。
股权证明(Proof of Stake , PoS)
POS 机制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虚拟挖矿 。 POS主要依赖于区块链自身里的代币 。 持币人将手中的代币当作押金放入POS机制中当作股权 。 股东们随机分配PoS 算法产生记账权限 , 从而获取奖励 。
POS的依据是他们投入代币的多少 , 以及持有代币的时间长短 。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 , 这个验证者没有产生一个区块 , 则会重新选出一个验证者来代替来产生新的区块 。 类似于根据持有代币的量和时间发放利息的一种制度 。
但POS机制会加大一些持币人会长期、大额持有代币以获得更大的投票权重 。 因此整个网络中的流通代币会减少 , 价格也更易受到波动 。 由于可能会存在少量大户或矿池持有整个网络中大多数代币的情况 , 整个网络有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化 。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legate Proof of Stake , DPoS)
DPoS 共识机制在PoS的基础上牺牲了一定去中心化的特性 , 大大加速了交易确认的耗
时 。
其主要原理是在所有节点中随机选出数量有限的代理人节点 , 由这些节点轮流记账 , 以代理人的共识作为全网共识 。 新区块奖励由代理人和投票人共同分享 。 为了避免恶意节点成为代理人后对区块链造成不良影响 , DPoS 机制需要在一定时间后重新选举代理人 。 DPoS目前已经具有成熟稳定、吞吐量高的优点 。 只需代理节点达成共识即可确认交易 , 其交易频次甚至可以达到中心化的Visa结算规模 。
价 值 参 与 权 益 证 明(Delegated Proof of Valuable Participation , DPoVP)
LemoChain 综合BFT和DPoS共识机制 , 并将用户贡献价值纳入激励机制考虑范围 , 发展出了全新的DPoVP机制 。 这一技术的代表性特征是定义了多种 , 而不仅仅是以租售闲置计算机资源的模式获取代币 ,通过多种维度的积分体系将用户的行为量化 , 作为用户对平台贡献度、忠诚度的衡量依据 。

一方面提供了鉴别高质量用户的标准;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平台激励用户的一种运营手段 。 平台通过对用户贡献的奖励 , 促进了 LemoChain 上各应用生态的繁荣发展 , 进一步吸引更多流量来到平台 。 这种良性循环机制成为LemoChain上应用迅速发展的一大助力 。
DPoVP 共识机制的基础综合了BFT快速共识不会分叉的优点和DPoS的吞吐能力 , 采用顺序出块的规则 , 一旦上个见证人出的块收到三分之二节点的确认 , 就可以立即开始生产下一个区块 。 相当于出块的时间间隔仅仅受限于网络传输速度 , 在通常情况下能够达到小于1s的平均确认速度和平均8000TPS的数据吞吐量 。
总结
【沃尔|深度丨四大共识机制对比,lemo公链D-POVP机制的优势何在?】LemoChain的D-PoVP共识机制使其成为最为包容的机制之一 , 在此机制下 , LemoChain可以进行更加多元化的生态布局 , 这也是最近LemoChain得以在商业落地的同时能够布局GameFi的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