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在河南三门峡的庙上村有位80多岁的老人 , 名叫张巷丁 , 他在1970年 , 也就是五十年前 , 花了120元亲手建造了10孔窑 , 据他说 , 这里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 祖孙三代都住在院子里 , 而他则在这里住了一辈子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我们从空中俯瞰 , 会发现一个个四四方方 , 像窗户一样 , 不知从哪里能进入 , 当地人形容“见树不见村 , 进村不见房 , 闻声不见人” 。这种奇特的传统民居古建筑 , 就是【地坑院】 。
地坑院 , 也叫天井院 , 就如字面上的意思 , “地坑院”的房子都是建在地下 , 一个个像坑一样 。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 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 。北方的四合院大家并不陌生 , 地坑院被中国北方人亲切称之为“地下四合院” 。
据统计 , 我国北方目前有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 , 其中多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 , 最早的院子已有200多年历史 , 能住6代人 , 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 。
光听不过瘾 , 我们一行人从三门峡市驱车半小时左右 , 便抵达距市区11公里 ,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的【陕州地坑院】来一睹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下古民居建筑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 , 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 , 它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一个人挖个2-3年 , 能让几代人住上百余年 。地坑院挡风隔音、防震抗震 , 冬季窑内温度在10℃以上 , 夏天保持在20℃左右 , 当地人称它“天然空调 , 恒温住宅” 。
地坑院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 , 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 。最早追溯到6000年的仰韶文化 , 像西黄土撼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
仰韶文化的特征 , 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 , 二是民居均为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 。这些地坑式村落 , 都有台阶供上下 , 而这些台阶不仅有直坡式 , 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 , 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雏形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如今在陕县庙底沟以及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遗址有许多仰韶文化遗存 。
据记载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 , 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 , 《诗经》中称“陶复陶穴”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如今 , 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 , 地坑院12000余座 , 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 。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 , 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
地坑院这种民居 , 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 , 过去的年代 , 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 , 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 , 那时候人少地多 , 在豫西地区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 , 老百姓什么都缺 , 唯独不缺的是力气 , 很多土地长期荒芜 , 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 , 虽然费力大 , 耗时长 , 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 , 更不需要花什么钱 。于是 , 挖一方地坑院就成为人们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地坑院如何建造的?
一般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 , 挖边长为10-12m , 深6-7m的方形深坑 , 然后才能继续建造 。整个过程需要约2-3年才能完成 , 主要概括为四个步骤:“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与北方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 地坑院的各个窑洞也有主次之分 , 按照主窑所在的方位 , 将周边的窑洞分别称之为“东震宅”、“南离宅”、“西兑宅”、“北坎宅” 。同时 , 根据窑洞的不同功用 , 也会分为主窑、客窑、厨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