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二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人们如何出入“地坑院”的?
走在地面上 , 我们不难发现 , 一般在窑院的一角 , 有一个弯道 , 人们就是由此进出地坑院的 。
上图就是出入口从外面看到的情形 。人们从弯道进入地坑院 , 宛如走入地下迷宫 , 对于我们这样长期生活在地上的人们来说 , 绝对是一回别有特色的体验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人们是如何解决排水问题?
每逢夏季大雨连连 , 住在地坑院里 , 有两种方法解决排水 , 一是在地坑的边上会建成房顶散水坡的模样 , 避免雨水流入坑内;二是在地坑院中间有旱井 , 约4-5米深 , 雨水多了 , 会渗透到里面 , 这也称为渗坑 , 专门用于排水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人们如何在地坑院里解决温饱问题?
不得不提一种新的发明:穿山灶 , 也称过山灶 , 是地坑院独有的 。形状非常奇特 , 一火多灶 , 炉灶串成一排 。
灶台是斜坡状呈递增向上 , 里面的灶心是相通的 , 因热气往上 , 依次开了九个灶孔 。由于温度会逐渐减弱 , 所放置的九个锅 , 也因火力不同 , 烹饪的功能也各有区别 , 第一个火最旺 , 适合蒸煮 , 余下依次为炖、闷、保温等功能 。
穿山灶极大的利用了热能 , 非常节能 , 九个锅同时烹饪非常高效 , 当地的特色美食“十碗席”就是用它做 , 最为地道 。别看它外观粗朴 , 但结构巧妙 , 功能强大 , 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
除了穿山灶 , 冬季 , 窑洞内还用土坯垒成火炕 , 抵御寒冷 。并分别设置厨房、粮仓、鸡舍、牛棚等 , 可让人畜共居 。有一种拐窑的发明 , 使得人们走在里面犹如步入迷宫 , 它就是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 , 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从上面看 , 窑洞的外观和地上的瓦房 , 其实差不多 , 都是用青砖发旋砌筑 , 这种建筑方式很科学 。
从里面看 , 外观与地面上建筑相差无几 。但因在地下 , 需要增加采光 , 当地人将窗户采用木花格加窗纸的结构 。中间的院子 , 则会按照自家的喜好进行布置 。
在陕州地坑院你会发现 , 这里主要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组成 , 每个地坑院有不同的主题 。有未经开发最原始的地坑院 , 也有从各个方面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的地坑院 。
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印染技艺“捶草印花”;有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 , 被皇宫列为贡品的陕州澄泥砚...坑院内展示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de 陕州剪纸、锣鼓书、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 , 体验互动性强 , 饱含了这里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文章图片
位于河南省陕县“地坑院” , 建造十分巧妙 , 颇具匠心 , 窑洞与大地相通 , 卧于大地之中 , 随大地脉膊跳动 , 是中国民间建筑史上的奇迹 , 令不少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 。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 , 使地坑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
在河南三门峡的庙上村有位80多岁的老人 , 名叫张巷丁 , 他在1970年 , 也就是五十年前 , 花了120元亲手建造了10孔窑 , 据他说 , 这里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 祖孙三代都住在院子里 , 而他则在这里住了一辈子 。

河南大山里的神秘村庄,120元造10个房,游客感叹:太神奇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