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 , SpaceX完成了该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 并且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商业太空公司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和空间站 。
SpaceX还成功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月球着陆器合同 , NASA计划用SpaceX的飞船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
因为这个合同 , 马斯克和贝佐斯之间还“吵了几架” , 7月份 , 贝佐斯给NASA局长发博客 , 提出免去20亿美元 , 来争取NASA决定要交给SpaceX的这份月球着陆器合同 。
后来亚马逊抗议SpaceX增加互联网卫星的计划 , 以及多次对SpaceX获得月球着陆器合同一事提出抗议 , 马斯克发推特踩贝佐斯说 , 贝佐斯退休是为了对SpaceX提起诉讼的全职工作(现在看已经删掉了) 。
四、高度高和时间长是SpaceX商业太空旅行特点之一之前 , 马斯克还跟贝佐斯开过玩笑 , 在推特上回复了关于贝佐斯飞行的表情包 , 评论“哈哈” 。 大概意思是说贝佐斯只是碰到了太空边缘 , 没有真正进入轨道 。 不过只是开个玩笑 , 马斯克后来也祝贝佐斯飞行顺利 。
SpaceX的这次商业太空旅行跟此前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的商业太空旅行确实有很大差异的 , 其中比较明显的差异就是SpaceX进行的轨道飞行 , 而其他两家都是亚轨道飞行 , 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上都存在很大不同 。
从高度上来说 , SpaceX的飞行高度是约575公里 , 蓝色起源飞行高度是约100公里 , 到达了公认定义的太空边缘:卡门线 , 维珍银河则是飞到了85.29公里 , 超过了美国空军定义的太空界线 。
从飞行时间上讲 , SpaceX将飞行三天 , 无疑是三家公司的商业太空旅行中时间最长的一个 , 蓝色起源只用了约10分钟 , 就帮贝佐斯完成了太空游 , 维珍银河稍长一些 , 花了约63分钟 。
不仅飞行时间上长 , SpaceX在乘客体验失重感的时长上面 , 也是最长的 。 这次的宇航员足足可以体验大概三天的失重感!
除了这些之外 , 三家公司的商业太空旅行还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是发射的方法路线和设备不同 。 SpaceX使用火箭和飞船实现载人太空旅行 , 其中载人龙飞船由载人舱和货舱两部分构成 , 飞船外部使用酚醛浸渍碳烧蚀隔热材料 , 而没有使用整流罩来提供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保护 , 同时龙飞船的顶部“鼻锥”可以打开 , 能对接空间站 。
而猎鹰火箭采用两级火箭推进模式 , 一级火箭回收时需要复杂翻转操作 , 才能飞回陆地的火箭着陆场 , 火箭箭高70米、发射质量580吨、推力770吨 。
蓝色起源同样是火箭加飞船的结构 , 但其目标是亚轨道飞行 , 火箭是单级火箭、箭高18米、发射质量40吨、推力50吨 , 不过蓝色起源使用的火箭可以悬停 , 垂直飞行 。
而维珍银河使用的是双机身母机搭载火箭动力飞船 , 利用航天飞机将飞船送上太空 。
第二是对宇航员的训练要求不同 , 像维珍银河的乘客只需要四天的准备时间、蓝色起源的乘客只参加了一个14个小时的速成班 , 而SpaceX这次飞行的乘客却需要近6个月的训练 。
这是因为轨道飞行时间长 , 高度高 , 存在的危险和困难更多 。
第三是费用 , 商业太空旅行除了安全性 , 价格也是计划进行太空游的人们要考虑的一项指标 。
维珍银河的单张船票可能在25万美元以上 , 蓝色起源首张船票被拍出2800万美元 , 而就本次SpaceX进行的飞行任务而言 , 可能平均每个人的船票价值就达5000万美元 。
五、返回地球和飞出地球一样重要猎鹰9号火箭已经发射成功 , 龙飞船也进入到了预定的轨道开始绕地球飞行 , 但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
虽然火箭和飞船都是完全自动化的 , 无需宇航员进行发射控制或者着陆控制等飞船操作工作 , 但太空中是否会出现意外是不能预料的 , 比如飞行轨道上可能出现的太空垃圾、飞船飞行过程中可能的故障等等 。
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身体承受的负荷也跟亚轨道飞行或飞机飞行过程中乘客承受的负荷存在差别 。 所以 , 宇航员接受了更长时间的训练以应对突发状况和身体上的不适感 。
在大概成功绕地球飞行三天后 , 乘坐龙飞船的四位宇航员将返回地球 , 像打水漂一样 , 以溅落式方式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附近海域着陆 。
随后 , SpaceX工作人员将搜寻飞船着陆点并派出快艇和主回收船进行检查和回收开舱并评估宇航员健康状况等工作 。
和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的着陆方式不同 , SpaceX选择海面作为着陆点 , 而不是陆地 , 可能也是考虑到采取这种方式飞船的着陆备选范围更大 , 对飞船的返回精度要求更低 , 以及飞船减速可能无需开启反推发动机 。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SpaceX火箭准备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撞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