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发现,干细胞外泌体在再生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 )


肝脏组织再生:Tan等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经脾内注射于药物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 通过血清学及组织化学评价来评估肝损伤的治疗效果 , 结果显示外泌体可以改善肝损伤;随后的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过氧化氢(H2O2)体外肝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 外泌体可以通过诱导位于静止期(G0)的肝细胞在APAP或H2O2诱导损伤后重新进入细胞周期(G1) , 从而调节肝细胞的增殖;同时 , 外泌体也可以增强G1期转录因子的表达 。
肾脏组织再生:Zhou等建立了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 , 经肾包膜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 发现外泌体能够有效抑制大鼠肾小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 提高肾小管细胞的分裂能力 , 且能够逆转由顺铂导致产生的肾氧化应激 。 同时 , 相关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 外泌体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1/2)信号通路来发挥其作用 , 使受损细胞重新恢复增殖能力 , 从而达到肾损伤的修复作用 。
肺组织再生:Li等采用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和体外低氧复氧模型 , 利用原代小鼠肺内皮细胞研究间充 质干细胞外泌体是否能够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结果表明外泌体可以减轻肺水肿和功能障碍 , 并减少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等的释放 , 同时证实了外泌体可抑制肺上皮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径 , 改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 且依赖于miR-21-5p的表达 。
通过浏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网站 , 仅发现两项关于外泌体促进组织再生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 一项是关于外泌体治疗脑卒中患者 , 另一项是关于外 泌体对黄斑裂孔的修复能力 。
小结干细胞外泌体目前在骨/软骨组织修复、神经组织再生、肝肾组织再生、肌肉组织修复、血管组织再生等领域均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前期研究 ,展现了外泌体的再生潜能 。
【|临床研究发现,干细胞外泌体在再生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外泌体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 从干细胞中提取外泌体并加以纯化和储存 , 可以为未来各种疾病的治疗以及组织再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 。 当然 , 干细胞外泌体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 , 还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前期实验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