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的线上虚拟会议于2021年9月16-21日正式举行 。 在该会议上公布了一项III期ALTA-1L 试验(NCT02737501)的最终数据 , 主要评估了与克唑替尼相比 , 布加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 。
尽管第一代 ALK 抑制剂克唑替尼在初治晚期ALK阳性 NSCLC患者中显示出优于化疗的优势 , 但由于获得性耐药突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差 , 大多数患者将在1年内出现疾病进展 。
布加替尼是一种新型的ALK和EGFR双重抑制剂 , 对ALK耐药突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前活性 , 目前正在ALTA-1L试验中进行研究 , 在第一次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统计学意义 。 根据第二次中期分析 , 布加替尼比克唑替尼保持了持久的经盲法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优势(HR为0.49;P < .0001) 。
此前 , 2017 年4月28日 , 美FDA批准布加替尼上市 , 用于对克唑替尼不耐受或用药后疾病进展的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2020年5月22日 , 美FDA批准布加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 。
商品名:Alunbrig
通用名:布加替尼(Brigatinib)
靶点:ALK、EGFR
美国首次获批:2017年4月
中国首次获批:未获批
获批适应症:克唑替尼不耐受或用药后疾病进展的ALK阳性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ALK阳性的NSCLC
【非小细胞肺癌|布加替尼治疗ALK阳性肺癌二线数据更新:颅内PFS长达44个月!】推荐剂量:初始剂量:前7天每天口服90mg 。 如果在前7天内耐受初始剂量 , 则每天口服一次 , 剂量增加至180mg 。 空腹或随餐均可 。
临床数据在ALTA-1L 试验中 , 纳入了275例IIIB/IV期ALK阳性NSCLC , 并且之前接受过1次局部晚期/转移性疾病全身治疗 。
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 一组每日服用布加替尼(n=137) , 前7天每天口服90mg , 如果在前7天内耐受初始剂量 , 则每天口服一次 , 剂量增加至180mg;另一组接受克唑替尼(n=138)治疗 , 每日两次 , 每次剂量为250 mg 。
根据RECIST v1.1标准 ,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为B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确认的颅内ORR、颅内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
在研究结束前 , 布加替尼组42%的患者(n=58)和克唑替尼组12%的患者(n=16)仍在接受治疗 。
47%的患者(n=65)在疾病进展后从克唑替尼过渡到接受布加替尼治疗 。 这些交叉治疗的患者中有35%(n=23)在研究结束前仍在接受布加替尼治疗 。
在这些患者中 , 接受布加替尼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7.3个月 。 在基线时有脑转移的41例患者中有46%(n=19)从克唑替尼组过渡到布加替尼组 。
该试验的最终数据显示 , 当布加替尼组 VS 克唑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4个月 VS 15.2个月时 , 经BIRC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4.0个月 VS 11.1个月;3年PFS率为43% VS 19% , 4年PFS率为36% VS 18% 。
此外 , 根据BICR评估 ,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 , 中位颅内PFS为44.1个月 VS 21.2个月;在基线时有脑转移的患者中 , 中位颅内PFS为24.0个月 VS 5.5 个月 。
根据III期ALTA-1L试验的最终数据 , 与克唑替尼相比 , 布加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2% , 颅内进展风险降低了56% 。
该试验的其他数据表明 , 经研究评估的中位PFS为30.8个月 VS 9.2个月;3年PFS率为45% VS 18% , 4年PFS率为36% VS 16% 。
在最终分析时OS仍在成熟 , 事件发生率为30% , 并表明两组的生存获益相似(HR为0.81;95% , 置信区间:0.53-1.22) 。
与克唑替尼组相比 , 布加替尼组还显示了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改善 , EORTC QLQ-C30全球健康状况恶化的中位时间为26.7个月 VS 8.3个月 。
安全性关于安全性 , 两组中的所有患者都经历了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AE) 。 接受布加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70%的患者报告了3/4级不良反应 , 而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56% 。 此外 , 使用布加替尼的患者中有13%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 而使用克唑替尼的患者中有9% 。
图注:二线治疗ALK阳性肺癌靶向药数据汇总
结论最终的ALTA-1L试验结果证实 , 与克唑替尼相比 , 布加替尼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具有更高的颅内疗效 , 维持了更好的PFS获益 , 且没有新的安全信号 。
推荐阅读
- 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肺癌,波奇替尼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
-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的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 四年里程碑,O+Y双免疫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长久生存获益
- EGFR靶向药的耐药问题,一种常见的降糖药没准能解决
- 基因编辑,移民火星的门票,是否有违伦理?
- 人赤手空拳真的能打死棕熊吗?为什么?
- 中国“天眼”还不够大?未来将再建5个,国之重器领先世界50年
- 28位专家对元宇宙的看法
- 人类大脑会在人体死后继续运行,仍有意识?人死后会去哪?
- 靶向治疗 既然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水的星球,那还有哪些星球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