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科学家|戴建武等科学家最新脊髓损伤研究:初步有效,4名患者恢复行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脊髓损伤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 ,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损害 , 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
我国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 , 患者人数突破百万 , 并以每年12万的速度剧增* 。 目前 ,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 , 脊髓功能的恢复还缺乏有效方法 。 近日 , 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 在我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中 , 4名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了行走能力 , 其中一名22岁的女性现在无需帮助就能行走 。
遗传发育所戴建武研究员、武警医学特色研究中心张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侯树勋教授等人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期刊上联合发表了研究 , 结果表明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治疗急性和陈旧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是安全的 , 并显示初步有效性 。
01急性损伤患者
2015年到2020年 , 66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接受了实验性治疗 。
其中的15例急性患者完成了2-5年随访 , 5人感觉平面明显改善 , 6人恢复大便或小便感觉 。
同时 , 有4人恢复了自主行走能力 , 并伴有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 。 而且 , 急性患者的恢复是在损伤2个月后出现 , 与自发恢复时间不同 , 说明更可能是干细胞在发挥作用 。 进一步分析发现 , 年轻患者更容易恢复感觉功能 , 损伤短的患者更容易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 。
02陈旧性损伤患者
51例陈旧性损伤患者受伤时间都超过6年 , 也都完成了2年以上随访 。
其中16人感觉平面改善 , 30人植物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 。 43.75%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手指或肩部活动能力增强 , 部分患者表现为运动诱发电位脊髓节段的扩展 。 这项研究也首次证实:陈旧性患者进行瘢痕清理是安全可行的 。 而陈旧性患者的感觉平面恢复与年龄相关 , 与损伤长度无关 。
03生物支架和干细胞
一些患者断裂的神经末梢间隙长达10厘米 , 需要一个坚固且可生物降解的支架来连接它们 。 这一次 , 科学家们没有用常见的合成材料 , 而是使用了取自奶牛的肌腱样组织 。
支架虽然重要 , 但治疗作用是由种植在其表面的干细胞完成 。 研究中用了两种干细胞 , 一种来自新生儿脐带 , 另一种来自患者骨髓 。
两种干细胞的作用几乎没有区别 , 但脐带干细胞在恢复感觉功能方面更有效 。
中国科学院网站上报道:“这是国际上第一个支架材料移植修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报道 。 ”戴建武说 , 这种治疗虽然不能(让所有患者)完全恢复活动能力 , 但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