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仓 山西老赖李兆会之父被杀案始末


李海仓 山西老赖李兆会之父被杀案始末
文章图片

李海仓 山西老赖李兆会之父被杀案始末
文章图片

李海仓 山西老赖李兆会之父被杀案始末
文章图片

李海仓 山西老赖李兆会之父被杀案始末

2003年1月22日 , 山西首富李海仓在自己办公室内遇刺被杀 。 彼时 , 李海仓已是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 并且位列《福布斯》2002年中国富豪第27位 。
李海仓遇刺身亡后 , 其子李兆会匆忙回国 , 并继承父亲企业 。 不曾想 , 短短数年之后 , 李兆会便将产业败光 , 并负债累累 , 最终成为老赖 。
曾经辉煌一时的海鑫钢铁集团就此落幕 , 而那个最年轻的山西首富也销声匿迹 , 成为悬赏追逃对象 。
那么疑问随之而来 , 2003年李海仓正值当年 , 究竟为何被人刺杀呢?其中 , 隐藏何种玄机呢?
今天 , 就请大家跟随刘律师 , 一起探讨一下曾经的山西首富李海仓被杀之谜 。
李海仓 , 1955年11月出生于山西闻喜县东镇川口村 。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李海仓自小便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 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孩子打架时 。
由于李海仓经常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发生争吵 , 因此 , 李海仓经常受欺负 。 然而 , 一个名叫冯引亮的孩子出现后 , 李海仓彻底摆脱了被欺负的命运 。
李海仓住在川口村 , 冯引亮住在南街村 , 由于冯引亮人高马大 , 并且比李海仓还大半岁 , 每逢李海仓受欺负时 , 冯引亮必定出手相助 。
因此 , 二人便结下了深厚友谊 。 1961年 , 适逢自然灾害 , 由于家中较为贫困 , 父母便将冯引亮送到远在绛县的姨妈抚养 。
绛县离闻喜县有一定距离 , 因此 , 冯引亮离开闻喜县后 , 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 。 但是 , 每次回家时 , 李海仓必定在身旁 。
由此可见 , 李海仓与冯引亮的感情多么深厚 。
1973年 , 年满18岁的冯引亮再次回到家乡生活 , 并在两年后成为南街村生产队长 。 而此时 , 李海仓也进了肥皂厂工作 。
由于兄弟二人关系较好 , 因此 , 二人一直都有往来 。
1985年 , 在李海仓的支持下 , 冯引亮辞去了生产队长的职务 , 并承包了南街村的造纸厂 。
次年 , 冯引亮再次出手 , 又承包了东镇川的造纸厂 。 造纸厂被冯引亮经营的日进斗金 。
经过自己的努力 , 冯引亮成为创业新星 , 成功跻身晋南百万富翁行列 。
冯引亮事业成功之时 , 另一颗企业明星也在冉冉升起 。 1981年 , 李海仓开始接触焦炭行业 , 并积极钻研其中技术 , 最终学有所成 。
1987年 , 李海仓见自己技术成熟 , 便萌生自己办厂的欲望 。 但由于建厂花费巨大 , 一时间难以筹备资金 。
就当李海仓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 冯引亮出手了 , 与其他朋友一同为李海仓筹集了40万资金 。
就这样 , 李海仓有了资金 , 便向自己的商业帝国迈进了一步 。
从1987年开始 , 李海仓全身心投入到钢铁行业中 , 以每年一个厂的速度迅速崛起 。 在其精心经营之下 , 1993年海鑫钢铁应运而生 , 并跻身于全前20 。
正当李海仓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 , 冯引亮这边出现了事业危机 。 但冯引亮不积极补救企业 , 反而将所有罪过都归结到李海仓身上 。
1994年初 , 冯引亮的纸厂用电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 之后 , 他便找到李海仓 , 希望用他钢厂的电来缓解自己纸厂用电危机 。
冯引亮承诺 , 会在线路上装一块电表 , 用多少电给多少钱 。 然而 , 冯引亮却私自改装电表 , 一连几天电表也不变化 。
钢厂电工发现此事 , 并没有向李海仓汇报 , 而是直接将电停掉 。 冯引亮得知此事后 , 内心十分不舒服 , 但也没说什么 。
1994年深秋 , 山西开展企业查税行动 , 冯引亮被查出漏税20多万 。 为了渡过这次危机 , 冯引亮给李海仓打去电话 。
但此时 , 李海仓在忙 , 让其将事情告诉秘书便好 。 但冯引亮觉得李海仓故作姿态 , 居功自傲而已 。 一气之下 , 冯引亮挂掉电话 , 直接将所欠税款全额上缴 。
未过多久 , 冯引亮再次心血来潮 , 将自己造纸厂交他人管理 , 随后便只身前往绛县承包造纸厂 。
与此同时 , 国家开始整顿环保问题 , 冯引亮投资的30万再次泡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