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在我们的印象里 , 鱼生活的地方要么是江河湖海这类区域 , 水系连通 , 物种丰富 , 各种鱼类成群结队 , 要么是浅海浅滩 , 溪水池塘 , 虽然空间小一些 , 但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 , 经常免不了会和人类打交道 。
但是你知道有这样一种鱼吗?它们生活的地方与世隔绝 , 不仅没有与任何水系相通 , 而且可以说生存环境非常之恶劣 , 这种名叫魔鳉的鱼类为什么会如此与众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
死亡谷与魔鬼洞魔鳉又被叫作沙漠鱼 , 之所以被起这个名字 , 正是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
魔鳉生活的地方叫死亡谷 , 位于美国内华达州 , 因为炎热干旱的气候 , 很少有动物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 , 夏天的时候 , 死亡谷中的温度最高可以有50摄氏度 , 降雨量几乎没有 , 地面常常是寸草不生 。
但你肯定想不到 , 这样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地方在数万年前其实完全是另一副样子 。 那时候死亡谷所在的区域在当时是一个湖泊 , 有很多连通的水系 , 空气湿润 , 温度适宜 , 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地方 。
但是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之后 , 湖水和周边郁郁葱葱的树林被干旱的沙漠代替 , 无法适应这种环境的动物很快逃离了此处 , 而那些被迫留下的水生生物绝大部分也因为巨大的水文变化而慢慢消失 , 最终只剩下了魔鳉 。
魔鳉生活的地方叫作魔鬼洞 , 是死亡谷当中的一个水塘 , 而它之所以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没有蒸发掉 , 主要得益于它的洞深 。
根据勘测 , 魔鬼洞距离地面至少有130米的纵深 , 这大大减小了地面高温对它的影响 , 即使产生蒸发 , 水汽也很难爬升到洞外 , 只能凝结在岩壁上 , 最后还是回到水塘 。
也是因为这个纵深 , 使得水塘的水温能够尽量不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 , 长时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 从而保证魔鳉的生存 。 但是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也带来了其它问题 。
比如因为处在隐蔽的地下 , 这里的魔鳉缺少阳光的照射 , 没有能量补充和交换的过程 , 它们的身体发育很受影响 。 在这种环境下 , 即便魔鳉成为了美国国家重点保护的野外生物 , 各种保护和培育措施齐上阵 , 但还是没能阻挡它们逐渐消亡的脚步 。
濒危物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 魔鳉的数量从400只下降到了30只左右 , 到今天 , 这种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超过6万年的时间 , 考虑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和漫长的时间流走 , 魔鳉可以说是物种的奇迹了 。
在偌大的地球上 , 30多只魔鳉就这样静静地生存在内华达州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水塘当中 , 如果不是被科学家发现 , 它们的存在和消失也许根本就不会被我们知道 , 也不会有人在乎 。
这种身长不到3厘米的鱼类抵挡住了严寒的冰河时代 , 经受住了严酷的沙漠气候 , 却在近代开始因为某种未查明的原因开始繁殖困难 , 慢慢走向灭绝 。
根据法新社在2006年的报道 , 现存的魔鳉数量是38条 , 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引用魔鬼洞中的地下水来灌溉农田 , 限制了各种参观活动 , 并且不断在寻找更好的保护方法 , 但它们的数量依然在不断减少 。
在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和严厉的保护法令面前 , 魔鬼洞中的魔鳉还是差一点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 。
2016年 , 是那个喝醉的美国青年无意中闯入了死亡谷 , 并且发现了这个被围住的洞口 , 在酒精的刺激下 , 他们用枪强行打开了外围封锁的大门 , 并且进到了洞穴里面 。
【与世隔绝|全球唯一与世隔绝5万年的鱼,只剩38条,差点被醉鬼连锅端了】
推荐阅读
- 长颈鹿长颈的小知识点
- 全球存在感极低的国家:国土128万平方公里,却种什么死什么!
- 撒哈拉沙漠都下雪了!专家警告:世界“末日时钟”只剩100秒
- 今后科技发达了,人类是不是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 地球2.3亿年前下了场200万年的雨,帮恐龙塑造一亿六千万年霸业
- 厄尔尼诺现象归来?全球气候模式恐发生大变化
- 神秘的死亡谷里石头可以自己移动,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的呢?
- 世界旱极400年没雨,最像月球,当地人不知雨伞雨衣为何物
-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6个很可能会终结世界的可怕实验
-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人也在思念你吗?科学家告诉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