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行走的油包”的鸟,明明吃素却太胖,常被捉来熬油( 二 )


每年到了油鸱的繁殖旺季 , 印第安人便会带着工具到洞穴里大量收集幼鸟用来熬油 。 油鸱炼出来的油脂不仅成色几近透明无味而且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保存 , 长期以来都是印第安人重要的生存物资 。
美味多油
油鸱身体有着丰富的油脂 , 被誉为“行走的油包” , 很大原因都离不开油鸱的食物来源——棕榈果 。
棕榈树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亚洲以及北美洲等地区 , 且许多国家有大规模的种植 , 生长适应范围非常广 , 而且易于栽培种植 , 每年都会结出大量果实 。 棕榈果以果串的方式生长在树上 , 每串果实能够达到上千颗 , 而这些果实充满油脂 , 我们今天食品行业加工里最常见的棕榈油便由此得来 。
油棕榈产业最早在非洲作为传统产业 , 所有环节都是人工进行 , 油棕榈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后 , 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优秀的的经济作物 , 除了经济发展外还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
棕榈果能通过熬制或者轧制直接出油 , 而且种植成本低 , 产量高 , 油价低 , 成为了全球市场上第二大的食用植物油 。 在油的性状上 , 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各占一半 , 这也使得棕榈油有更好的抗氧化的能力 。 油鸱大量食用在体内积累的脂肪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棕榈油本身 ,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通过幼鸟炼制的油脂能够存放这么久 。
油脂提炼史
油脂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补充来源 , 在饮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除了营养平衡还能够带来热量和必须的脂肪酸 。 早在原始狩猎时期 , 就有动物油脂的初步提取了 , 人们对加热肉食骨头中渗出的液体便是最早的油脂认识 。
以我国为例 , 早期文献记载的动物油脂大多都是牛油、猪油、羊油这几种动物油脂 。 在古代的烹饪中 , 为了给食物增加口感和营养 , 也会在蔬菜里加入油脂 , 这种待遇享受通常也只有王公贵族能够享用到 。
除了动物油脂以外 , 植物油脂的记录也非常详尽 。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使西域时就给中原地区带来了许多农作物 , 其中的芝麻在中原地区种植后 , 就被用作于榨油 。
而在宋代的记录就更多了 , 不仅在种植上有广泛的油脂提炼记载 , 更多的还体现在吃的上面 。 《梦溪笔谈》里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喜欢用麻油煎炸食物 , 不管什么吃的都喜欢炸着吃 , 比如传统的油饼、油炸卷 , 详尽记载还有对于榨油工艺的记录 。
而西方最为知名的植物油那便是橄榄油 , 直接通过冷榨取工艺直接提炼出橄榄果里面的植物油 , 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 高档的橄榄油还被冠以“液体黄金”的称号 。
橄榄枝也在西方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 , 代表和平胜利 。 16世纪初 , 西班牙的殖民者将橄榄果种植发展到了美洲大陆 , 橄榄油在后续的航海中被逐渐带向全世界各地 。 动物油脂使用中 , 欧洲地区还有用牛奶提取出的油脂制作出黄油这样营养丰富的产品 , 同时家禽的饲养如猪、鸭、鸡等油脂较高的动物身上也有提炼 , 以此制作出各种食物 。
印第安人“专有”的油脂
由于油鸱这种鸟类在世界范围的分布只在南美洲才有 , 这种特别油脂也就成为了印第安人的专属 。 小型鸟类虽没有什么杀伤力和明显的威胁 , 对于油鸱的捕获远比想象中充满难度 。
要想提炼油鸱 , 首先就得穿过洞穴来到隧道底下 , 当地土著会带着油锅和装备来到洞穴进行炼油活动 。 对于印第安人来说 , 每年得到的油脂都像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一般 , 在油鸱的繁殖季还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 。 关于这种鸟类还有一个称号叫做“恶魔“ , 并不是因为它长得太丑像恶魔 , 而是刺耳锐利的啸叫声会让人难以忍受 , 就像恶魔的嘶吼一般 。
油鸱作为夜行性鸟类还有非常奇特的功能 , 就是听声辩位 , 通过发出声波进行反馈来达到追寻路径和寻找食物的功能 。 同样是生活在洞穴的蝙蝠 , 利用的也是超声波 , 而油鸱不同之处则是直接的叫声 。 油鸱能够发出频率非常高的叫声 , 可以高达7000赫兹 , 这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的 , 不仅频率高 , 分贝同样也是大的惊人 , 在越靠近目标位置 , 声音则会越大 , 最高可以达到100分贝 。
油鸱的洞穴里远远不止那么一两只鸟 , 而是有上百只 , 如此密集嘈杂的声音也让油鸱炼油这一活动变得“声势浩大“ 。 顶着高分贝去收集幼鸟的印第安人都会面临着听力下降和暂时性失聪的风险 , 严重者甚至会失去听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