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加蓬Franceville盆地西南部三角洲地带分布着史前核反应堆加蓬Franceville盆地西南部三角洲地带分布着史前核反应堆 , 透露史前文明深不可测之谜 。
谈到非洲中西部的加蓬(Gabon)这个国家 ,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史前核反应堆 。 说起它存在的年代 , 想象一下“20亿年”前 , 是怎样的一个跨越人类历史的天文数字 , 它稳定运行了50万年又是怎样的一种科技文明!为何说加蓬史前核反应堆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的研究怎么说道?
1972年 , 法国的一家铀处理厂发现从加蓬共和国进口的铀矿石中 , 铀235丰度(*指铀235与总铀含量的比值)异常 , 认为这些铀矿石曾被利用过 。 随后科学家们陆续在加蓬的铀矿区发现并确认了15个史前核反应堆 。 它们包括在Oklo矿区的1~10、13、15~16号反应堆(12和14号区域也发现了反应过的铀 , 但没找到反应堆) , 以及附近Okelobondo矿区的RZOKE反应堆 , 和30公里外Bangombé矿区的BA145反应堆 。 科学界公认 , 这些核反应堆有20亿年历史 , 而且奇迹般地稳定运行了数十万年之久 。
史前核反应堆分布在哪里呢?图1)加蓬Franceville盆地地质及史前核反应堆位置示意图
历史这么悠久的加蓬史前核反应堆是怎么形成的?科学界针对这些史前核反应堆的成因 , 不愿越雷池一步 , 先确立“答案”再搜寻“证据” , 即先假定这些反应堆是自然形成的 , 再寻找拼凑支撑“自然形成理论”的证据 , 对不能纳入“自然形成理论”框架的大量疑点则避而不谈 。 50年来 , 虽然科学家们竭尽所能 , 但仍无法说清这些反应堆从“自然形成”到稳定运行数十万年的机理 , 提出的假说中存有太多漏洞 , 无法自圆其说 。
有关加蓬史前核反应堆形成说的释疑1. 为何说加蓬史前核反应堆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加蓬史前核反应堆是“人造”的理论 , 触碰到现代科学的根基 , 因此许多科学家出于感情不假思考地拒绝探索此种可能 。 但是仍有质疑和诸多科学悖论被揭示出来 , 如美国原子能协会前主席Glenn T. Seaborg博士就曾提出过对“自然形成理论”的质疑:要让核反应堆运行起来 , 需要满足诸多“精准的”条件 。 例如:在1952~2011年的59年间 , 仅现代商用核反应堆就已出现了33次重大事故[1
, 而“准”事故就更多了 。 熟悉核反应的人懂得 , 一点点细微变化都可能使核反应脱离临界状态 , 导致烧堆或停堆 。
在漫长的数十万年间 , 维持核反应堆正常运作所需的“精准的条件” , 诸如:水循环环境、中子毒物存量、脱硅和粘土化、地震、核燃料消耗、堆芯变形、孔隙率等诸多变量不可能不出现变化 。 试想15个“自然形成”的反应堆如何能全都精确地自适应这些变化而维持临界状态数十万年呢?难道一堆合适浓度的铀燃料埋在地下就可以持续核反应数十万年吗?
还有 , 在加蓬史前反应堆的前期研究中担任项目组长的法国核物理学家Roger Naudet , 虽然支持“自然形成”的假定 , 然而1996年 , 他在总结其20年研究成果的《OKLO:化石核反应堆》[2
一书中 , 也详细描述了大量无法以“自然形成论”解释的现象 。 不止如此 , 其他科学家的研究中也不时地发现各种矛盾 。
对加蓬史前核反应堆 , 有哪些“自然形成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呢?下面是从科学文献中摘录列举的几个现象:
1)科学界推断铀矿通过富集(浓缩)形成含铀浓度高的反应堆 , 那么反应堆应该被周边铀矿所包围 。 实际上 , 很多反应堆位于铀矿区的边缘地带 , 不可能是富集(浓缩)形成的 。 呈流域形状的铀矿区平面倒更像是含铀溶液扩散形成的 。
Oklo-Okelobondo反应堆(*黑点标示处)与铀矿分布示意图:铀矿分布呈流域状而非围绕反应堆呈浓缩状分布 。
推荐阅读
- 深度解读: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人类无法复制的绿色核电厂
- 史前文明存在的痕迹,远古的核反应堆
- 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化疗治疗EGFR-TKI治疗进展后的肺癌患者
- 原住民 地球上发现22亿年前的高等文明?人类竟然不是原住民?
- 原住民 地球上发现22亿年前的高等文明,人类竟然不是原住民?
- 科学家 科学家:发现运行了20亿年的核反应堆,到底是谁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