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站的普及 , 将快速推动量子卫星通信的产业化 。 ”王建宇表示 。
第二张:中国电信的创新名片探索量子的科技创新与落地 , 是中国电信打造科技型企业的新名片 。
8月20日刚刚回到A股的中国电信 , 为自己提出三个新目标: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 , 其中 ,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 。 招股书显示 , 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是A股募资的三个方向之一 , 2023年之前 , 中国电信计划投资30亿元研究前沿技术 , 其中便包括量子信息技术与经典信息通信系统的结合 。
此次大会上 ,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指出 , 将通过聚焦量子信息产业发展 , 进一步加大研发力量和研发资源的投入 , 加快量子科技在通信运营领域的技术验证、应用推广和标准制定 , 积极探索量子信息技术在5G、云、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 , 加快推动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向多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 , 形成量子信息产业化全链条布局 。
中国电信在量子方面的布局早已开始 。
2020年10月 , 中国电信集团和国盾量子启动“量子铸盾”行动 , 计划为10个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量子安全云” , 为100个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组网方案 , 为10000个政企客户提供量子安全加密解决方案 , 为1000万移动终端用户提供量子安全通话服务 。
今年1月 , “量子密话”业务在安徽试商用 , 采用国产加密算法+量子密钥的双保险 , 是国内首款将5G与量子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移动通信产品 , 利用量子随机数及量子密钥分发机制生成认证密钥及通话密钥 , 理论上 , 这是一通不可能被破译的电话 。 结合即时通信的安全机制 , “量子密话”甚至可以做到短消息“阅后即焚” , 当用户阅读后 , 启动倒计时销毁 , 避免信息外泄 。
《IT时报》记者从中国电信了解到 , 截至目前 , “量子密话”用户已超过10000名 , 主要来自行业用户 , 如政府、金融、公检法司等 , 接下来 , 中国电信将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15个省市推广试点量子密话业务 , 同时面向行业和公众客户 。 这意味着 , 不久的将来 , 这些地区的用户到指定营业厅便可以为自己办一张支持“量子通话”的手机卡 。
“很多企业正在进入 , 尤其是在中国电信等领军企业带动下 , 量子通信产业的未来真的来了 。 ”王建宇认为 , 量子号+热气球/无人机中继+低轨量子密钥星座+中高轨量子卫星 , 将提供商业化运行的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的一体化量子卫星网络服务 , 从而让量子密钥从“试用”走向“实用” 。
9月18日当天 , 中国电信和科大国盾量子联合成立的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 启信宝显示 , 该公司由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4% , 科大国盾量子持股36% 。 柯瑞文指出 , 与中科大开展深层次合作是中国电信加强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 显然 , 这个任务将由落户合肥的中电信量子科技重点承担 。
图源:启信宝
第三张:打造量子生态的未来名片如果说 , “量子星座”是中国量子物理意义上的星辰大海 , 那么 , 量子通信日趋完善的应用生态 , 则是另一个群星璀璨的“星辰大海” 。
本次大会上 , 合肥市副市长路军发布了包括九章、祖冲之、光量子芯片、量子密话、量子物联网、量子安全云在内的12项创新应用成果 。
2020年 , 中国的九章量子原型计算机实现76个比特光量子优越性 , 今年发布的祖冲之 , 更是目前超导量子比特全球最多的超导量子原型计算机 。
图源:CCTV2
可预见的未来 , 量子优越性被打破将在今后几年成为常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此前曾预计 , 未来5年内 , 将出现实现1000比特量子计算能力 , 并且精度保持在99.5%的量子计算机;10年后 , 100万比特、99.8%保真度、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量子计算机也有可能出现 。
随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突破技术藩篱的速度越来越快 , 量子的应用场景逐渐具有更多的“非实验室性” , 一个以量子技术为底座、安全的世界即将到来 。
量子物联网是中国电信推出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物联网量子加密安全产品 , 基于统一的量子安全平台和量子安全模组 , 实现数据安全传输 , 可为智慧燃气、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物联网系统提供量子安全支撑 , 而且未来将融入中国电信统一的物联网平台 。
量子安全云则为各类平台入口加了一道量子锁 , 哪怕是海量用户涌入 , 也可以实现数据、通道、存储等多道加密 , 可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医疗、企业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