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高速服务区喜欢检查车辆,他们都检查些什么呢?( 二 )


所以停车后瞅一眼进气格栅和散热器 , 看上面有没有异物附着 , 有的话要及时清理掉 。
3、检查底盘检查底盘主要看底盘上零件有没有松动脱落 , 看发动机、变速箱、冷却液、燃油有没有泄漏 。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刻意检查底盘的 , 因为汽车如果脆弱成这程度的话估计交通事故将会成倍增加 。 我认为只有在行驶中你听到底盘有异响 , 或者行驶中碾压到异物弹到底盘了 ,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进入服务区后检查一下 , 如果行驶中一切正常的话基本上可以忽略这个步骤了 。
曾经有一次给车换节温器 , 我和朋友一起搞的 , 话说人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 装发动机下护板时有两个螺丝我俩都忘记拧了 。 结果不久后我在快速路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 , 突然听到底盘传出来呼啦啦的摩擦声 , 停车一看原来是下护板没拧紧的那俩螺丝震掉了 , 下护板蹭到了路面 。 好在另外几个螺丝还在 , 不然下护板直接脱落十有八九要被后轮补上一脚 , 我就得再花钱买新的了 。
由于跑高速时发动机转速相对比较高 , 会产生一定频率的震动 , 再加上底盘下方气流速度快 , 也会对发动机护板等零件产生很大的作用力 , 这时候底盘上一些之前动过但没拧紧的螺丝、滑丝的螺丝最容易松脱了 。 高速行驶中随便脱落点东西后果都比较严重 , 比如发动机下护板脱落了 , 轻则被车轮碾坏 , 你还得另外花钱买新的 , 重则脱落的护板被车轮碾压后弹起击中其他车辆 , 这就容易引起大事故了 。
就算不脱落 , 耷拉着也很危险 , 2013年在郑州机场高速上亲眼看到一辆中华骏捷发动机下护板铲到桥面接缝处 , 瞬间碎裂 , 虽然是塑料的 , 没啥大事儿 , 但对司机来说吃这一惊也会对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 按理说下护板脱落到可以撞击路面的时候在行驶中一定会有异响的 , 而司机肯定是没当回事儿 , 要么压根儿就没听到 , 结果引发了意外 。 所以在行驶中如果发现底盘有异响 , 那么进入服务区后一定要查看一下底盘 。
另外提醒各位面包车主 , 检查底盘时顺便看一看备胎 , 面包车备胎几乎都是用三脚架固定在尾部的 , 一般来说非常结实 , 但不排除有些司机换备胎时操作不当没拧紧 , 这时候就有可能脱落了 。 我去年遇到一次 , 一辆五菱之光在我前面光天化日之下给我“扔”了个备胎 , 好在距离比较远 , 不然我只能被迫“接受”了 。
另外就是检查各种油液有没有泄漏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平整、干燥、光线好的车位 , 停稳后等待片刻 , 如果有油液泄漏的话地面上就能看到痕迹了 。 不过夏天开空调时底盘会流冷凝水 , 如果下雨的话停车后底盘上也是到处滴水 , 这都是正常情况 , 不需要担心 。
4、检查玻璃水
如果是晴天的话这个倒不是那么重要 , 但是雨雪天气检查玻璃水真的很有意义 。 特别是小雨天气 , 车轮胎上的泥土、灰尘和路面的尘土混合了雨水后粘在路面 , 被车轮子带起来后很容易糊到你挡风玻璃上 。 关键是雨下得不大 , 没有足够的雨水去把它冲干净 , 非常烦人 。 这时候就要频繁冲洗挡风玻璃了 , 如果走到一半没玻璃水了 , 那会非常难受 。
记得2011年左右我从兰州开车去武威 , 当时连霍高速有没全线贯通 , 半路上转国道走 , 刚好遇到下小雨 , 大西北山区道路 , 国道只有两车道 , 车流量还大 , 你都没机会超车 。 跟在大车后面 , 那大轱辘扬起的泥点子很快就把挡风玻璃给糊严实了 , 而我没玻璃水了 , 只能打开车窗用矿泉水往挡风玻璃上泼 。 所以跑高速时遇到雨雪天气最好及时检查补充玻璃水 。
5、闻气味
绕着车转圈时可以凑近发动机舱、加油口、车轮这些部位闻一闻 , 看有没有烧焦的气味、燃油的刺激性气味、刹车片、离合器片高温产生的焦糊臭味 。 一般发动机舱有烧焦气味的大都是高温引起的 , 极少数是线路或者设备燃烧引起的 。 而焦臭味一般都是刹车片、离合器片磨损产生的 。 如果停车时能闻到燃油的气味 , 那就要立马确认是否是自己车上的 , 如果是 , 一般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发动机舱里主油管与金属油管接口处 , 因为这里是橡胶管与金属管对接 , 高低温变化时容易渗油 。 另外就是油泵密封圈也容易渗漏 , 这时候掀开后排座位并打开车辆电源 , 燃油气味应该会变得很重 。
6、雨雪天气可以擦擦车牌照、摄像头、尾灯、后视镜
下雨天泥水把车牌照给糊严实了 , 大家说这算不算故意遮挡号牌呢?我觉得不算 , 毕竟这不是我们主动去干的 , 但是我们的想法不能代表交警 。 所以每次跑高速只要遇到雨雪天气 , 进服务区后我都会看一下车牌照有没有脏 , 如果脏了就及时擦干净 , 免得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 毕竟咱又不违章行驶 , 干嘛害怕露出牌照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