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文章图片

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文章图片

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文章图片

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文章图片

哺乳动物 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完美的人体?是米开朗琪罗手下的“大卫吗”?还是达·芬奇笔下的“维特鲁威人”?还是现代训练科学的健美运动员?
很遗憾 , 就连现代迷倒众生的八块腹肌 , 也是进化残留的产物 。
陆生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 只有人类有这种分节的腹直肌 。 这种分节的肌肉特征是鱼类普遍拥有的特征 。 实际上 , 没有人的身体是完美 , 每个人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缺陷 。
进化需要这些残留的缺陷 , 自然界不会抛弃把过去积累的性状抛弃 , 也许哪一天 , 环境变化 , 这些缺陷反而变成了优势 , 让部分人更具生存优势 。
那些隐藏在基因深处的来自祖先的特征 , 也许未来某一天会是人类延续的保障 。 就比如 , 从爬行到直立行走 , 分节的腹直肌的基因 , 使我们拥有了更强健的腹部用来协调身体 。
阑尾

阑尾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进化遗留了 。 从我们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开始 , 就和“无用”、“多余”等标签关联在一起 。 在现代人身上 , 阑尾除了提供阑尾炎和剧烈的腹痛外 , 没什么用处了 。
但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 , 却不是如此 , 阑尾有助于消化植物中的过多纤维素 。 一些灵长总目下的食草动物 , 如兔子 , 有一个末端蠕虫状的阑尾和盲肠 。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 , 阑尾也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 。
不过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 , 阑尾对于保护肠道内的有一系统 , 重建肠道菌群的重建有重要意义 。
达尔文点和耳盲管人的耳朵 , 简直是人类进化的“考古遗址” , 能出土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 。
沿着耳郭外围摸一摸 , 尤其上上半部分 , 会发现一个尖尖的小凸起 , 这是进化残存的“达尔文点” 。 它是高等动物耳尖的残存部分 , 如果完全的发育 , 人的耳朵可能就像狐狸的耳朵一样尖尖的了 。
达尔文点还是人种分类的特征之一 , 黄种人绝大多数都有 , 白种人几乎都没有 。 在西方 , 达尔文点比较突出的人 , 曾被视为天生的罪犯 。
让我们试着动下耳朵 , 一般人都不行 , 但有些人可以 。
【哺乳动物|揭秘:那些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多余器官”】这是因为在耳郭的下方 , 我们还保留了三块动耳肌 。 动耳肌对人类来说 , 没什么用处了 , 但对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来说 , 控制耳郭的朝向 , 可以更好的发现环境总存在的危险 。 对于犬科动物 , 控制耳郭的朝向 , 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发现和定位猎物 。
达尔文点仔细找下 , 很容易找到;动耳肌一直都在 , 只是我们用不了 。 耳盲管就很少见了 。 不知道你的身边 , 有没有人的耳朵太阳穴旁边有一个洞?

耳盲管在现代算是一种先天畸形 , 但它的来源却是我们的鱼类祖先 。 这是胚胎发育阶段第一鳃弓封闭不完全的产物 , 而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 。 耳盲管虽然不起眼 , 但也要注意 , 一旦发生感染 , 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 。
鸡皮疙瘩
萌萌的小猫咪 , 在受到恐惧的时候 , 会弓起身子 , 竖起毛发 , 让自己显得更加强壮 , 给自己壮胆 。
这是小猫身上的立毛肌的作用 。 不仅小猫会立起毛发 , 给自己壮胆 , 人类也会 。 “吓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 人类在受到惊吓时 , 也会起立起毛发 , 只不过好像没啥卵用了 。
书本上对鸡皮疙瘩的描述 , 是人的御寒机制:“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 实际上 , 立毛肌就是让我们毛发竖立起来的肌肉 , 对于我们毛茸茸的祖先来说 , “炸毛”是正常的 , 也是吓退敌人的手段之一 。 只是现在我们不怎么需要了 。
人的情绪比动物都更加复杂 , 除了恐惧会使我们起鸡皮疙瘩 。 在看书的时候读到一些肉麻的句子、听到一段特别的歌声旋律、还有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 , 也会让我们的立毛肌不自由自主地站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