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我们国家的天宫空间站火了 , 这是在1998年建立的国际空间站后 , 首个在外层空间建造的空间站 。
也就是说上一次空间站的建造已经是23年前了 , 这既说明了这几年来全球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技术发展速度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 , 又说明了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展得十分迅速 , 已经有望追上美国并进行超越 。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执行三个月任务 , 不仅证明了我们空间站技术的可靠性 , 而且也标志着我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 。
由于科技的发展 , 太空站与地面的通信已经变得十分容易和便捷 , 所以这次去太空出差三位航天员的动态对公众们几乎全程公开 , 在奥运会期间出差三人组还与奥运冠军们进行了视频互动 。
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可以说是对公众半公开了 , 而我们知道得越多 , 反而是越加好奇 , 无数人都会凭借此想象 , 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如何处理个人卫生问题?在这么小的密闭空间中生活三个月 , 身上会不会出现异味呢?
太空站中的生活难题太空环境可以说是一个绝对不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 。 太空中有很多种威胁生命的因素:真空、低压、低温、高温、失重、高能宇宙射线、飞速运动的天体 。
这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以轻松将一个人的生命剥夺 , 但人类想要发展就必须经过太空前往更遥远的星球上 , 所以在太空中生存就变成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
要解决太空中真空低压的问题很简单 , 在地球上也有类似的环境——深海 , 海底的环境低温高压 , 实际上也差不多 , 只要建造一个足够坚固的密封容器 , 就与深海潜水器差不多 。
所以建造一个能够抵御压力变化的铁罐头 , 同时这个容器还需要有足够好的隔热能力 , 避免被低温和高温的侵蚀 , 只要做好这点 , 还能防御宇宙射线和小型天体的冲击 。 真空同时意味着没有氧气 , 所以这个密封容器中一定要储存足够的氧气和其他物资 。
简单来说 , 太空站是一个基本与太空环境完全隔绝开来的工具 , 所以太空站就无法与太空环境产生任何物质交换行为 。
太空站与太空唯一有的互动就只有热量的传递 , 空间站会将内部的温度散发出去 , 而阳光会不停地以热辐射的方式将其加热 , 所以太空站能从宇宙中获得的就只有温度而已 。
太空站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意味着太空站内部必须做到物质自循环 , 也就是说宇航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要能收集起来并排放掉 , 还有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物残渣 , 也同样需要空间站有能力收集起来 , 然后进行重复再使用或者直接排放 。
除了物质循环系统 , 在空间站中生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失重 。
空间站能够昼夜不停地在地球上空上漂浮着 , 是因为它已经达到地球的环绕速度 , 再加上空间站的漂浮的高度足够高 , 在这种状态下 , 地球的引力已经无法对空间站有太大的影响 , 所以空间站内部的重力无限接近于零 。
在失重状态下 , 几乎所有的生活常识都需要进行转变 。 最为直观的就是在太空状态中所有的生活用水都需要尽量避免暴露在空间站中 , 因为这些水不会落下 , 而是会在太空站中四处漂浮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