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人类起源于海洋?研究者给出4个“证据”,东南亚已有人告别陆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早提出人类起源于灵长类动物的 , 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 虽然在当时 , 人们都认为达尔文在“说胡话” , 但是随后的数百年时间里 ,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 ,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研究者 , 也都相信人类的确是起源于灵长类动物 , 毕竟目前已经发现了不少的证据 。
只不过 , 人类究竟是起源于陆地还是海洋呢?对于这个问题 , 还是有很多研究者争论不已的 。 1960年 ,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阿里斯特 , 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洋中”的猜想 , 阿里斯特认为 ,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 , 存在着大段的空白期 , 而这些空白期是在陆地上找不到证据的 , 因此 , 极有可能是在海洋中进化的 。
阿里斯特认为 , 在灵长类动物朝着人类演化的过程中 , 曾经历过“海猿”这个阶段 , 因为从时间上来看 , 大约400万年前 , 因为海平面上涨 , 非洲东部和北部地区 , 曾经有大片的陆地被淹没 , 因此 , 当时生活在这里的猿类 , 极有可能去往海洋中生活 , 又在海水退去后 , 选择再次回到岸上 , 并且最终进化成人类的模样 。
那么 , 人类真的起源于海洋吗?这4个“证据”令人思考
第一个“证据”: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海洋哺乳动物更为相似
说起来 , 在海洋中 , 并不是没有来自于陆地的哺乳动物 , 鲸鱼、海豹等等 , 它们的祖先最早都是在陆地上生活 ,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 , 才会朝着海洋哺乳动物的方向进化 。
而通过生理特征的对比来看 , 事实上人类光滑的皮肤、皮下的脂肪 , 都更和海洋哺乳动物更接近 , 相反的 , 和从始至终都在陆地上进化的灵长类动物 , 却存在着极大的区别 。
第二个“证据”:人类的眼泪是咸的
在海洋中 , 海洋哺乳动物分泌出的泪液 , 都是咸的 , 这是因为它们本身就生活在海洋之中 , 而海水就是咸的 , 所以 , 在摄入了大量的盐分之后 , 为了维系体内的盐分平衡 , 所以 , 海洋哺乳动物就会通过泪腺 , 来分泌出咸味的泪液来 。
可是 , 在陆地上 , 却只有人类的眼泪才是咸的 , 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中的一员 , 事实上陆地上的灵长类动物 , 是完全不具备这个功能的 , 这也成为了研究者质疑的原因之一 。
第三个“证据”:人类婴儿似乎生来就喜欢水
有研究表明 , 如果孕妇是在水中分娩 , 那么 , 她们的痛感会降低很多 , 而且这也会让孕妇和胎儿 , 都感到更加的舒适 , 同时 , 人类的婴儿似乎天生就喜欢水 ,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 , 会发现似乎很多婴儿天生就会游泳 , 这似乎意味着 , 亲近水 , 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
第四个“证据”:人类似乎更适应水下的生活
和从始至终都在陆地上进化的动物相比 , 人类在进入水中之后 , 可以在水中屏息更久的时间 , 特别是当人在潜水的时候 , 身体机能也会变得更像是海洋哺乳动物 。
那么 , 人类真的起源于海洋吗?在东南亚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在东南亚 , 生活着一个神秘的种族——巴瑶族 , 这些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 就生活在海洋之上 , 除非是遇到了及其特殊的情况 , 否则 , 巴瑶族的人 , 是一辈子都不会踏上陆地的 。
因此 , 也有人认为 , 巴瑶人或许是正在“返祖” , 又或者他们的祖先 , 本身就是一直在海洋中生活的某种特殊的古人类 。
说起来 , 巴瑶族的人为了可以更好地在海洋中生活 , 在他们幼年的时候 , 还会选择将自己的耳鼓膜刺破 , 长此以往演化下去 , 对于未来的巴瑶人来说 , 或许他们将不再需要刺破耳鼓膜 , 就可以和海洋哺乳动物一样 , 自由自在生活在海洋之中了 。
而在科学研究之中 , 科学家们也发现 , 对于已经至少有上千年历史的巴瑶人来说 , 他们体内的基因 , 也因为他们从不涉足陆地而发生了变异 , 相较于正常的人类(生活在陆地上大的人类)而言 , 基因变异后的巴瑶人 , 拥有着超强的潜水能力 , 这让他们可以一天至少在水中深潜5个小时以上 , 这非常不可思议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意大利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发现古代头盔和神庙遗址
- 远古时期的生物比如今生物体型都大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有8个迹象证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来临?科学家早已发出警告
- 5500万年前,地球发了一次“高烧”,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蛇
- 海洋动物也需要喝水,但海水很咸不能喝,那它们怎么喝到水?
- 科学之谜:人类真的是地球上唯一拥有意识的生物吗?其他动物呢?
- 高智商的人有7大特征,科学家已经证实,你符合几个呢?
- 地球2.3亿年前下了场200万年的雨,帮恐龙塑造一亿六千万年霸业
- 为什么鱼类在性成熟后,身体还能变大几十倍,人类却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