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 凝聚全球合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 凝聚全球合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文章图片

世界自然基金会 凝聚全球合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文章图片

世界自然基金会 凝聚全球合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文章图片


△ 2020年 9月30日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 , 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 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 ”虽然“蝴蝶效应”并非一个生态学理论 , 但是作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生态学意义 。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 , 近年来气候变化、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因素令亚马孙雨林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 这也让全球生态系统面临巨大挑战 。
“当前 , 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 ,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 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 ,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 我们要同心协力 , 抓紧行动 , 在发展中保护 , 在保护中发展 ,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 ”2020年9月30日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
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 , 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 , 携手合作方为正道 。 如今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云南昆明召开 。 缔约方将广泛而深入地磋商探讨 , 推动达成一个凝聚广泛共识、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可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
国际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
△ 自然是动态的 , 相互关联的 , 所以人们的应对也必须如此 。国际社会早已意识到 , 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生物资源所面临的威胁急需促进国家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双边、多边的国际、区域合作 , 长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单独国家、地区或组织的力量可以完成的 。
签订于1900年的《保护非洲野生动物、鸟类和鱼类公约》是世界上最早的多边协议之一 , 要求对珍稀和濒临灭绝的生物采用出口许可证制度 。 二战后 , 国际社会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签订了更多协议与公约 , 如1946年的《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50年的《国际鸟类保护公约》、1951年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59年的《东北大西洋渔业公约》、1968年的《养护自然和自然资源非洲公约》 , 等等 。
1972年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 ,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和国内生态问题应对 , 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1973年 , 为了确保野生动植物标本的国际贸易不会危害到这些物种的生存 , 各国签订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现有183个缔约方) , 对盗猎、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如象牙的进出口做出严格约束甚至是禁止 , 在这一公约和各国通力合作下 ,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朱鹮、老虎、大猩猩等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1992年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由各国首脑参加的最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 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 第一次对生物多样性作全面阐述 。 包括中国在内的153个国家在里约联合国环法大会上签署了该文件 , 此后共193个国家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 2002年COP6通过了公约第一个战略计划 , 确定了到 2010年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率目标 。 2010年COP10全面审议了2002—2010年的战略计划实施情况 , 通过了新的10年战略计划(2011—2020年) , 包括 20 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 。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急剧丧失 , 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持续严重的后果 , 对全球经济、粮食和水的供给以及人类安全、健康和福祉产生了严重影响 。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帕尔默在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上强调 , 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国必须“关联”起来 , “自然是动态的 , 相互关联的 , 所以人们的应对也必须如此” 。
不容忽视的国际组织力量
△ 2020年8月15日 , 巴西帕拉州新普罗格雷索亚马孙雨林非法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
国际组织作为充满蓬勃生机与希望的跨国保护力量 , 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前沿 。 这些组织在环保工作上都有各自着重关注的领域 , 大都以提供信息与交流平台、鼓励志愿服务、培养当地保护能力、资助建设合作项目等形式协助全球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