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彗星|太阳系外缘,一颗巨大的彗星在时隔350万年之后再次接近太阳】在太阳系最外缘的天体群“奥尔特云”中 , 直径被推测为155公里的巨大彗星“C/2014UN271”在350万年之后的现在 , 正在接近太阳 。
比一般彗星的质量重1000倍
这颗彗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佩德罗·伯纳(Pedro Berner)根据南美洲智利天文台维克多·布兰科望远镜上安装的“暗能量相机(DECam)”观测到的数据发现的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佩德罗·伯纳迪内利博士和盖里·伯恩斯汀教授于2021年6月首次发现 , 因此被命名为“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Bernardinelli Bernstin)” 。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所 (NOIRLab) 研究项目“暗能量调查 (DES)”提取了2013年至2019年观测到的数据 。 佩德罗·伯纳迪内利博士和 盖里·伯恩斯汀教授使用超级计算机分析了这些观测数据 , 他们发现这颗彗星被探测到了32次 。2021年9月23日 , 由佩德罗·伯纳迪内利博士和盖里·伯恩斯汀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预审论文 , 总结了“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的质量比一般彗星的质量重1000倍 , 并且比已知最大的彗星Salabad (C / 1729P1) 大 , 直径为155公里 。
2031年离太阳最近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正在从40400AU(天文单位:约 6.6 万亿公里)的远日点向太阳移动 。
截至2014年8月 , 与太阳的距离为29AU(约43.5亿公里) , 到2021年5月减少到20.1AU(约 30.15亿公里) 。 预计它将在2031年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 , 距离土星轨道稍远 , 大约有 10.97天文单位(约16.5亿公里) 。 比350万年前通过近日点时距离太阳18au(约27亿公里)更接近太阳 。
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 。 以A.U.表示 , 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64年决定采用1A.U.=1.496x10千米 , 自1968年使用至1983年底;又于1978年决定改用1A.U.=149597870千米 , 从1984年开始使用 。
伯纳迪内利·伯恩斯汀彗星的连续观测预计将有助于阐明“奥尔特云”和太阳系的形成 , 这被认为是围绕太阳系外部的最佳观测机会 。
和小行星不同 , 在临近地球之前都不知道它存在与否 。 并且这颗彗星的相对速度也很大 。 虽然这次是到土星轨道为止 , 但总有一天这种大质量的彗星会与地球相撞的 , 其中的可能性也并不是说没有 。
可以想象 , 如果这颗彗星 , 在某次循环飞行之后 , 正好与地球发生碰撞 , 那么地球的地壳就会被撞翻到宇宙中 , 之后高温的岩石蒸气会覆盖整个地表 , 地球的生命就会在一瞬间灭亡 。 当然也包括地下深处的生命在内的一切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彗星头部是绿色的而不是它们的尾巴?意外发现解开90年之谜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
- 人类已经被困在了太阳系:除了光速之外,氧气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 小恒星靠近地球致辐射增大?空间天气专家:别信!
- ?通往外星人的历史路径
- 探测器到达216亿千米外,得到一个悲观的结果:无法飞出太阳系
- 太阳系或许不会被“降维打击”,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糟
- 是什么导致小行星“活跃”?为什么小行星会释放质量?
- 三体人为什么搜索不到四光年距离的地球存在,还需叶文洁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