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诺贝尔奖究竟有多难?120年621名获奖者,中国科学家仅1位( 二 )


圈子里没人 , 这是中国科学家极少拿奖的原因之一 。 另一个原因是内在的:不那么重视 。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突破阻力回国
1949年之前 , 中国一穷二白 , 国力无法支持大家搞理论科学研究 , 都饿着肚子呢!于是有大量的科学人才远涉重洋去欧洲、去美国留学 , 同时也将科学研究成果和荣誉留在了那里 。 1949年之后 , 我们开始重视科学 , 但国家的发展最需要的还是搞应用科学研究 , 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以加强国力 , 促进工农业发展 ,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
几十年来中国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于敏、袁隆平、黄大年、刘永坦......他们将科学研究的成果书写在华夏大地上 , 却鲜有谁为了诺贝尔奖去埋头搞理论 。 道理很简单 , 科学理论研究是基础 , 它很难在短时间内创造收益 , 而我们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导弹、卫星、核武器 , 需要水电站、核电站 , 需要方便安全的通信 , 需要打更多的粮食 , 需要让人民吃饱穿暖 。 而应用科学的成果很难获得诺贝尔奖 。
袁隆平解决了吃饭问题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电效应”理论 , 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凸显出理论物理的重要性 。 然而今天我们广泛应用的光伏电池 , 却是来自于1884年查尔斯·弗里茨(Charles Fritts)的发明 , 以及其后无数科学家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改进 。 弗里茨得过诺贝尔奖吗?并没有 。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统一场理论、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质能方程等等对现代物理学有指南针作用的科学理论 , 也通通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 。
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理论获奖
讲了这么多 , 拿诺贝尔奖难吗?当然难!连爱因斯坦这么杰出的科学家也只拿过一次(有人拿过两次的哦!) 。 中国科学家之所以很少得奖 , 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时间里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 , 对理论科学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还没有加入西方国家主导的那个圈圈里 , 人家跟你不熟 , 也不认可你 。
所以吧 , 这事儿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来我们现在的国力强了 , 是时候加强理论科学、基础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 , 争取人家认可 。 当然了 , 人家认不认 , 那还是得讲缘分 , 强扭的瓜 , 不甜 。
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
【科学家|诺贝尔奖究竟有多难?120年621名获奖者,中国科学家仅1位】中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成功合成了淀粉 , 既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 , 又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 对人类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 我们能得到诺贝尔奖吗?目前看来2021年的可能性不大 。 将来能拿到诺奖自然好 , 拿不到也没啥 , 平常心对待就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