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ost望远镜 这些“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值得被记住!( 二 )


从选址、预研究到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 ,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的南仁东扛下了几乎所有的重担 。
据他的同事回忆 , 每当遇到棘手难题的时候 , 南仁东的办公室就像天宫一般 , 烟雾缭绕 。 而一年之中 , 时常如入天宫 。

崔向群:“天文光谱航母”总工程师
在河北省兴隆县的连绵山脉中 , 一支乳白色的巨笔横卧于山中 , 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
为了纪念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 , 也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
▲图为坐落于河北省的“郭守敬望远镜”
LAMOST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 , 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
说到LAMOST就不得不提到崔向群院士 。
LAMOST于1997年立项 , 由于项目难度巨大 ,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和苏定强找到了当时受聘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崔向群 , 希望她能够加入项目组 。
当时苏定强直言:“参加‘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项目就是参加‘敢死队’ , 而你就是‘敢死队’队长 。 ”
深感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 , 崔向群毅然放弃了国外的工作选择归国 。
▲图为崔向群院士
在崔向群带领下 , LAMOST实现了多项技术的世界级突破:4000根光纤精准自动化对准、并行可控双回转光纤、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等 。
曾经有外国天文学家在LAMOST正式启用后 , 这样评价:
LAMOST的成功 , 不止应该恭喜中国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大装置 , 更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成长出了一支杰出的光学队伍 。 是他们实现了LAMOST , 并将中国的望远镜技术水平推进到世界顶峰 。
大国重器 , 诠释着中国科研实力 , 而这来之不易的数亿计工程背后更是几代科研人攻坚克难、呕心沥血的缩影 。
向每一项大科技工程背后的科研人员致敬!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
【lamost望远镜|这些“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值得被记住!】素材来源:青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