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红菇目—红菇科(下)( 二 )
蓝紫红菇的菌盖直径约为3–10厘米(1.2–4英寸) , 呈紫褐色 , 有着一个暗淡的 , 甚至是黑色的中心 。 起初 , 其菌盖呈凸面状 , 甚至是卵圆状 , 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 。 尽管如此 , 这种真菌仍然保留着菌盖中央部分的壳顶 , 而这也是红菇属中独一无二的 。 其菌盖边缘起皱 。 其菌柄较为坚固 , 高4–9厘米(1.6–3.6英寸) , 厚1–2厘米(0.4–0.8英寸) , 呈狭棒状 。 其菌褶是连生的或自由下垂的 , 呈浅赭色 , 而这也是其孢子印的颜色 。 菌褶之间的间距不大 。 其菌肉呈白色 , 味道淡淡的 , 但其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 。
蓝紫红菇于夏末到秋季期间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出现 , 并且经常在松树下生长 。 这种真菌于北半球常见 。
蓝紫红菇并没有毒 , 因此是可供食用的 , 并且有着淡淡的味道 。 但是 , 其 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 , 因此较少用作食材 。
(3)蓝黄红菇蓝黄红菇(学名:Russula cyanoxantha) , 俗称烧炭者(charcoal burner) , 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 , 隶属于俗称脆褶(Brittlegill)的红菇属 。 这种真菌在欧洲是最常见的红菇属真菌 , 并且主要在夏季至初秋期间出现 。 这种真菌菇类非常美味 , 并且在1997年获得德国真菌协会(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Mykologie)评选为“年度蘑菇”(Pilz des Jahres) 。
蓝黄红菇的菌盖直径约为4–15厘米(1.5–6英寸) , 呈绿色或亮棕色 , 且同种之间的颜色差异很大 。 起初呈凸面状 , 但随着年龄增加会渐渐变成扁平状或下陷状 。 在潮湿时 , 其表面具粘性 。其菌柄高达10厘米 , 厚1.5–2.5厘米 , 稳固 , 呈纯白色 , 且有时候会染著紫色的色调 。 当菌柄与铁接触时 , 会有化学反应 , 并产生绿色的硫酸亚铁 。 其菌褶呈白色或淡奶油色 , 它们之间的间距不大 , 且子实层是自由下垂的 。 其触感油腻 , 有弹性的菌褶是其一大特征 。 其孢子印呈白色 , 而其担孢子的大小则为7–9 x 6–7微米 。
蓝黄红菇是欧洲最常见的红菇属真菌 , 且主要在山毛榉下生长 。 这种真菌通常在略带酸性 , 但营养丰富的土壤上生长 , 且是通过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着山毛榉生长 。 这种真菌主要在山毛榉树林中出现 , 但有时候会在落叶林或混合林中出现 。 这种真菌会在5月至11月期间出现 , 而高峰期则是7月至9月 。
蓝黄红菇不仅没有毒 , 还非常地可口 , 也是很常见的菇类 , 因此成为受欢迎的食材 。 其味道温和 , 类似于坚果的味道 。
(4)黑红菇黑红菇(学名:Russula nigricans) , 俗称发黑脆褶(blackening brittlegill)或发黑红菇(blackening russula) , 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 , 隶属于俗称脆褶(Brittlegill)的红菇属[1
, 广泛分布于欧洲林地中 。 这种真菌的俗称和学名均来自其遭切割或撞伤而变黑的菌肉 。 这种真菌可供食用 , 但味道很淡 。
黑红菇的菌盖年轻时呈污白色 , 但很快会变棕色 , 而最终会变成黑色 。 其直径长5–20厘米(2–8英寸) , 且成熟黑红菇菌盖中间会凹陷 。 其菌柄呈白色 , 坚固、挺直、厚身 , 并且同样会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黑色 。 其菌褶最初呈灰白色 , 它们之间的间隔非常大 , 并且是连生的 。 这些菌褶很快会变成红色 , 之后变成灰色 , 而最终会变成黑色 。 其白色的菌肉有着果香 , 并且在被切割后会变成苍白的印度红、然后变成灰色 , 最终在20分钟内变成黑色 。 其孢子印呈白色 , 而其椭圆形的担孢子的大小则为7–8 x 6–7微米 。
黑红菇主要于夏末到秋季期间在欧洲和北美的落叶林和和针叶林出现 。 在欧洲 , 黑红菇在英国和北欧最常见 , 而在北美则仅能在东岸地区发现 。
黑红菇并没有任何有毒成分 , 因此可供食用 。 但是 , 这种真菌味道非常淡 , 且进食一段时间后会有辛辣的味道 , 因此人们并不认为这种真菌美味 , 亦因此不会将之用作食材 。
(5)黄白红菇黄白红菇(学名:Russula ochroleuca) , 俗称赭色脆褶(Ochre Brittlegill)或常见黄色红菇(Common Yellow Russula) , 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 , 隶属于俗称脆褶(Brittlegill)的红菇属 。 广泛分布于欧洲、少量分布于北美的林地中 , 并且常在桦树和杨树下出现 。
黄白红菇体形中等 , 其菌盖呈暗黄色或苍黄色 , 直径为5–12厘米(2–5英寸) 。 年轻时其菌盖呈凸面状 , 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 , 甚至是下陷状 。 菌盖表面光滑 , 但边缘随着年龄增加会起皱 , 且约三分之二的菌盖边缘会剥脱 。 其菌褶呈白色或灰白色 , 自由下垂或连生的 。 其菌柄 高3–7厘米(1–3英寸) , 厚1–2厘米(0.4–0.8英寸) , 呈圆柱状 , 颜色为白色 , 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浅灰色 , 尤其是浸在水中生长 。 其孢子印呈白色至淡奶油色 , 而担孢子的大小则为8–10 x 7–8微米 。 其菌肉呈白色 , 而其味道则为轻度至中度辛辣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相信量子力学呢?
- 断舍离,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1582年的十月少了10天,期间地球没发生一件事,时间去哪儿了?
- 假如存在二维生物,他们如何辨别所处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为什么地球每四年要闰一年?地球相关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