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 一个特殊病例:在死后10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死后真有生命吗?

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到很矛盾 , 人死后还有生命?这句话看上去就很矛盾 , 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 , 死与生本应该是相对的才是 , 死了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 , 有生命其实就是没死 , 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不可能有人搞不懂 。
但今天文章讨论的生死与我们常见概念中的有一点点差异 , 因为科学家们发现 , 判断一个人死亡的标准似乎与真正的死亡还有一点距离 。
我们在电视中总能看到主角有手指头探一些看看有没有呼吸、心跳或者体温 , 就立刻能断定此人有没有死亡 , 但是在医学上 , 判断死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因为呼吸终止了 , 我们可以给病人装上呼吸机 , 帮助他强行呼吸 , 即便是心跳停止了也可以使用起搏器刺激心跳恢复 。
所以在医院中真正的死亡标准是呼吸、心跳均停止 , 并且瞳孔放大 , 才可以被判断为死亡 。
因为这三个反应的出现就意味着控制生理运作的脑干也已经不可逆的死亡 , 对于脑部组织死亡 , 目前的医学技术是无能为力的 , 所以才以此为死亡的判断标准 。
但是有科学家判断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会在死亡后10分钟还能被检测到大脑存在活动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位特殊的死亡病例其实现在网络上以讹传讹的消息是越来越多的 , 关于死后十分钟还检测到大脑活动这件事 , 网上流传的说法有相当多个版本 。
首先第一个 , 网上流传最多的就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专业医疗团队 , 对大量重症病人进行跟踪观察 。
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 , 几乎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在医生宣布临床死亡后 , 也就是表面上的生理机能全部停止运转后 , 脑电波检查仪依旧能检测到他们的大脑在继续运转 , 持续的时间有十分钟以上 。
这个说法十分引人注目 , 因为有加拿大大学团队这个名头 , 显得十分专业;四分之一的人都有这个现象 , 显得它是一种普遍情况 , 最后脑电波持续运转十分钟 , 其实就是在强调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心跳停止后还能存活十分钟 。
如果现实情况真是如此 , 那么整个医学界可能会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 , 死亡标准将会重新更新 , 人死复生或灵魂出窍将会变成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 。
但现实并没有变化 , 因为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改编自另外一篇文章 , 文章中说的是 , 实际上西安大略大学只观察的四个重症患者 , 而其中只有一个人出现了这个现象 。 结果被改编一下就变成了全人类的四分之一都会在死亡后保持脑电波活动很长一段时间 。
而这篇被改变的文章也并不是最初的版本 , 实际上最初是一个加拿大医生无意中观察到一位已经被确认临床死亡的重症患者依旧存在脑电波活动 。
于是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与他们合作的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团队 , 这个团队根据这一数据研究后发现 , 这位案例中检测到的脑电波活动 , 其实是单个“δ波”又称为delta脑电波 , 仪器检测到这个δ波在患者死亡后持续存在了10分38秒 。
脑电波实际上有很多种类型 , 可以大致分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 。 区分脑电波的主要方法就是分辨其电波的频率 , δ波的频率在0.5~3次每秒 , 波幅为200~200微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