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太空探索的基本法规还要追溯到起草于1967年联合国的《外层空间条约》 , 尽管该法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采纳 , 但它在本质上却是冷战的遗迹 。 其中一些条款对新兴的外星采矿业来说则非常碍事 , 比如 , 禁止拥有地球以外的任何东西 。
产权及合法执行产权的能力对合法商业企业至关重要 。 如果说未来的载人火星任务将使用火星上的冰、土壤和大气为宇航员提供水、建筑材料和火箭燃料 , 那么现有的规则将极大阻碍太空探索和发展 。 因为就目前而言 , 即使是小规模的占用在法律上也存在争议 , 可能会引起诉讼 。
此外 , 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次数不断增加 , 随之产生的太空垃圾也日益增多 。 作为围绕地球轨迹的无用人造物体 , 太空垃圾作是除了正在运行的航天器之外的各类人造废弃物体 , 现存的太空垃圾由三大主要部分组成:
一是已经达到运行寿命或是已经退役但还没有返回地球的人造航天器 , 以及各个人造航天器之间、自然天体与人造航天器之间发生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二是来自于运载火箭的发射中散落的残骸;三是源于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所产生的垃圾 , 以及在完成太空考察任务过程中不慎遗落的物品 。
其中 , 就太空碎片来说 , 绕地轨道赋予了碎片极高的速度 , 也就使得碎片拥有了巨大的破坏力 。 在300km到500km的轨道上 , 太空碎片以接近8km/s的速度飞行着 。 当碎片以一定的角度与航天器相撞时 , 其相对速度能够达到10km/s以上——1996年 , 一块撞断法国电子侦察卫星重力梯度稳定杆的碎片与该卫星的相对速度为14km/s 。
此外 , 美国科学家凯斯勒在1978年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设 。 他认为:“当在近地轨道运转的物体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 这些物体在碰撞后产生的碎片将形成更多的新撞击 , 从而引发连锁效应 。 ”这意味着 , 近地轨道将被危险的空间碎片所覆盖 。 由于失去了能够安全运行的轨道 , 在之后的数百年内太空探索和人造卫星的运用将变得无法实施 。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轨道碎片项目办公室的报告 , 早在2018年 , 近地太空中卫星碎片和火箭残骸的总数已经达到14357个 。 美国空间碎片研究专家唐纳德·凯斯勒的研究结果表明 , 按照目前太空碎片的增长速度估算 ,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 再过 70年左右 , 太空中的碎片数量将达到发生碎片链式撞击效应的临界值 , 之后近地空间将无法使用 。
事实已然证明 , 密集庞大的碎片、火箭发射残骸以及太空生活垃圾都会对航天器的运行和人类进一步探索太空的行动构成一种直接或是潜在的威胁 。 大量太空垃圾无序飘浮 , 打破了太空环境原有的生态平衡 , 一旦突破太空环境自我调节的底线 , 很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太空环境危机 。
【卫星|陈根:太空探索行则已至,太空法规仍未落地】人类发源于地球 , 但不会止步于地球 。 显然 , 人类不会停止对外太空的探索 。 并且 , 随着太空科技的发展 , 太空探索的参与主体也将越来越多 。 当人类突破了大气层的隔膜从而奔向宇宙时 , 才更需要从地球自然资源开采中吸取教训 , 将太空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现代采矿:古代职业如何在地球内外的当代生活中发挥关键作用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韦伯”为何要去拉格朗日L2点,我国航天器是否有能力飞那么远?
- 没有听说有猎食动物捕杀骆驼,是骆驼生长环境没捕食动物,还是?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什么是磁层,在哪里?
- 从吹纸到吹书,中国航天霍尔推进器登顶,真不是吹牛